乡村

菜豆优质丰产严防炭疽病

2013-06-06 16:33:00  作者:SystemMaster

菜豆炭疽病在各地普遍发生,在温凉多雨地区和季节发病最重,不但造成严重减产,而且降低品质和商品性,是影响菜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发病症状

在幼苗至采收后期,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幼苗出土后,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状溃烂。幼茎下部产生淡红褐色小斑点和棱形凹陷,有时病斑连成片,甚至围绕茎基部一圈,使幼苗倒伏枯死。成株叶片病斑多出现在叶背的叶脉上,沿叶脉呈三角形或多角形扩展,由红褐色逐渐变成黑褐色,穿孔、破裂、叶片畸形,后期干枯脱落。叶柄和茎上产生凹陷病斑,后龟裂。病菌主要危害豆荚,初生褐色小斑点,不久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红色。严重时,病斑连结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并腐烂。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从无病田、无病荚上采种。种子粒选严格剔除病种子。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40%的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待播。

2、选用抗病品种。菜豆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一般蔓生品种比矮生品种抗病。

3、实行轮作。菜豆和非豆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使用旧架材前用50%的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对其淋洗灭菌。

4、加强栽培管理。用地膜或稻草等覆盖栽培,降低空气湿度,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田间及时拔除病苗,雨后及时中耕,施能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药剂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一般每隔5~7天喷1次药,连喷2~3次。喷药要周到,特别要注意叶片的背面。保护地可用30%的百菌清烟剂熏烟,每亩用药量250~300克。

编辑 俞乐责任编辑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