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风味蒸肉米粉的做法

2013-05-30 14:30:43  作者:SystemMaster


风味蒸肉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以大豆、天然香料、味精、豆腐乳等为辅料经烘炒、碾磨后加工而成的。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香馥酥软,具有增加食欲、滋补壮体之功效,是肉类制品(如猪、牛、羊、鸡、鸭、鹅、鱼等)的最佳佐料,将其与适量水调成糊状拌肉,入锅蒸煮减少了肉中油腻,食而不厌。
1.原料配方
大米70%、糯米14.5%、大豆粉4%、淀粉1%、八角粉1.2%、桂皮粉0.5%、辣椒粉0.5%、味精0.4%、精盐0.5%、生姜粉0.5%、胡椒粉0.2%、陈皮粉0.25%、肉桂粉0.25%、茴香粉0.2%、酱油3%、豆腐乳3%。
2.工艺流程
原料→烘炒→磨粉→配料→拌料→过筛→包装→入库。
(1)原料 大米、糯米要新鲜,无虫蚀、病斑、生霉及其他杂质;大豆一般以黄色或淡黄色的饱满新鲜颗粒为宜;各种辛香料要求色泽纯净、全干、无霉烂变质以及其他杂质;酱油和豆腐乳要求质量良好。
(2)烘炒 将大米、糯米、八角(未加工成粉的八角加入配料量的50%)按上述比例混合加入旋转炒锅中进行烘炒,在烘炒过程中不宜堆积过多或过少,过多容易造成产品生熟不均,过少会发生焦煳现象。一般以物料占炒锅容积的55%左右为宜,旋转烘炒锅的转速为24r/min,烘炒温度控制在200℃~240℃,烘炒时间为18min~25min。烘炒是一道关键千序,要求除净水分,大豆原料要烘炒至熟透为止,其他辛香料不需要烘炒。
(3)磨粉 烘炒好的主料冷却后,可进行磨粉加丁,粒度不得大于1.41mm;其他各种原料应分品种磨粉加工,粒度不得大于0.177mm。
(4)配料 将主料大米粉和辅料大豆粉、淀粉、八角粉(炒制剩余部分)、桂皮粉、辣椒粉、生姜粉、胡椒粉、陈皮粉、肉桂粉、茴香粉按比例配制分别盛装在配料器具内。
(5)拌料 先将辅料按计量由少到多的顺序倒入拌料机内,边加边搅拌均匀,然后再放入大米粉混合搅拌,这时加入酱油、豆腐乳(捣成糊状)搅拌,至粉料均匀吸收酱油为止。
(6)过筛 将已拌匀的粉料通过14目筛子进行筛选,掉下来的大颗粒或少数结块物需要再次进行磨粉加工,一直到粉料完全过筛为止。将已过筛的粉料均匀调入味精和精盐,使全料入味。包装后置于阴凉干燥处,放于15℃~25℃的库房内为佳。
3.成品特点
米黄色或肉红色,色泽较一致;具有蒸肉米粉风味,香气宜人;保质期可达8个月。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