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夏季高温对蔬菜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13-05-14 10:25:24  作者:SystemMaster

夏季高温对蔬菜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是造成蔬菜秋淡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蔬菜生产上搞好高温防御工作,对夏季蔬菜栽培显得特别重要。

一、高温对蔬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危害

1、植株失水。气温在30℃以上,若遇无雨或少雨,就会造成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当蔬菜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植株蒸发的需求,就会造成蔬菜植株叶片卷曲、脱落,品质变劣、产量下降,甚至枯萎、干死。

2、植株徒长。高温易出现徒长苗,尤其在夜温过高后,容易出现徒长,影响后期蔬菜的开花座果及产量。

3、影响花芽分化与性别分化。高温长日照使黄瓜雄花增多,雌花分化晚。番茄与辣椒花芽分化时,在高温条件下花少,发育不良。

4、抗病性丧失。当气温或地温高于蔬菜植株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后,就会使某些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丧失,变为感病品种,加重病害的发生。

5、易发生生理病害。高温常与强光照相伴,当过强阳光较长时间照射茄果类、瓜类等蔬菜的果实时,果实的向阳面会被阳光灼伤,造成日灼病;高温干旱又可使茄果类、豆类等蔬菜的开花结果过程受到不利影响,造成落花落果;干旱缺水又易使大白菜得干烧心病、番茄得脐腐病等。番茄在高温下(超过35℃),茄红素难以形成因而果实经常出现黄、红、白几种颜色相间,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

6、诱发多种病虫害。高温干旱可使病毒病、白粉病、螨害等加重。

7、灾害性天气。在高温季节易发生冰雹、热雷雨等灾害性天气,给蔬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夏天热雷雨时间短强度大,之后天气很快转晴,温度升高,土壤板结,植株易出现萎蔫。风灾和雹灾共同作用对蔬菜生产可产生毁灭性灾害,严重者可导致蔬菜绝收。

二、应对高温热害的主要措施

1、选种耐热抗病品种。各地可根据本地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抗高温、抗病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

2、建立高山蔬菜基地。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可海拔较高的夏凉山区建立夏季反季节高山蔬菜基地,以利于夏季蔬菜的生长。

3、与高秆作物间套作。充分利用高秆作物的遮荫作用,搞好喜阳与喜阴作物间的搭配。如茄子与辣椒间种,玉米与辣椒间种,在桑、茶、果园对荫处套种姜等。

4、适时覆盖降温。在夏、秋季育苗,最好能搭阴棚遮光防晒。在夏、秋季种植叶菜类蔬菜,最好能搭棚覆盖遮阳网,防晒防虫。露地甜椒,可搭棚覆盖遮阳网,防晒防病(病毒病)。在保护地棚膜上可覆盖遮阳网或涂泥浆防晒。对于裸露的作物行间地面,可铺一层麦秸、稻草、碎秸秆等物,以防地温过高,为防浇水时冲走覆盖物,可在其上压些土。对于裸露在阳光下的蔬菜果实,在其上可覆盖些杂草、旧报纸等物,以防阳光灼伤果实。

5、利用自身叶片遮光防晒。夏秋高温期,应充分利用茎叶遮荫保果。如对番茄摘心时,应在最上一层果之上留二层叶子,以便对幼茄遮光防晒;在甘蓝八成熟、花椰菜结球后,摘取外叶,将其覆在叶球上,可防晒,提高品质。夏秋季栽培蔬菜,一般宜密植不宜稀植,发挥相互遮荫作用,利于生长。

6、合理浇水。浇水是缓解高温天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每次的浇水量,有条件时可利用喷灌或往叶面喷水,以防叶片脱水。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切不能在中午气温高时浇水,要用井水或低温河水浇灌,要浇匀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在热雷雨之后要及时排水,并浇灌凉水,以防热雨伤害。

7、及时追肥。根据蔬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结合浇水,及时追肥,但不能追施人粪尿。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如苗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结果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苗期、结果初期和结果盛期,应各追肥1次;叶片黄、弱时,可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宝、爱农等,促进蔬菜生长,防止叶片早衰。尤其在热雷雨之后要加强中耕松土,及时追施速效性化肥。

8、对症防治病虫害。可从番茄初花期或大白菜莲座期起,喷洒氯化钙和萘乙酸的混合液,防治脐腐病或干烧心病;可选用萘乙酸、防落素、2, 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茄果类或豆类的花朵,防止落花落果;可喷洒病毒A、植病灵、菌毒清等药剂,防止病毒病;可喷洒三唑酮、武夷菌素、福星等药剂,防治白粉病;可喷洒杀螨剂,防治螨害。但要注意喷过药的蔬菜应在安全间隔期过后上市,以免影响人体健康。

9、减轻冰雹损失。受雹灾较重,可改种其他作物;受雹灾较轻,作物仍可继续生长,可全田喷1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然后中耕追肥,促进植株生长。

编辑 刘早生 责任编辑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