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南方稻田套播麦技术要点

2013-05-07 10:34:59  作者:SystemMaster

稻田套播麦,即收稻前在稻田内撒播小麦的种植方式,是一种比较简便省工高效的播种方法。该方式可延长水稻生育时间及其对水、热、光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期和产量形成期,有利于使晚熟水稻高产优质,有利于小麦充分利用冬前的温度、光照、水分等资源形成壮苗,可促进小麦生育进程与季节气候条件保持优化同步,从而获得高产。稻套麦不受茬口、播期、温度、土壤水分等播种条件的限制,晚茬不晚种,能确保小麦适期早播,获得早苗、全苗、壮苗。通过稻田后期水分管理,解决了在小麦播种出苗期因天旱少雨、土壤墒情差导致的出苗难问题,又可以通过稻田原有的沟系,解决麦播期由于遭遇连阴雨、大雨,导致的烂耕、烂种、粒籽、僵苗问题。与收稻后常规麦相比,工效可提高3倍以上,省工、省力、省时、省机械、省能源,解决了收稻、种麦争农时、争劳力的矛盾。该稻套麦的种植方式可以在较大规模、区域范围内实施。但稻田套播麦也有一些缺点,如水稻生长繁茂,播下的麦种落籽不易均匀;倒伏田块难以操作;全部露籽;出苗在水稻荫蔽条件下,幼苗瘦弱,易窜苗,冬前长势差,抗寒力弱。

1)播种技术

①品种选用 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能力强,前期受抑影响小,中后期生长活力旺盛,补偿生长力强,熟相好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小麦品种,利于套播栽培制度扬长避短,利于使小麦群体有效地平衡强源扩库。

②种子处理 播前,每千克种子用1001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稀释液浸种,可起到矮化、增蘖、控旺、促壮的作用,有效防止麦苗在稻棵中因光照不足而出现窜高、叶片瘦长、苗体黄弱等现象。

③适期套播 套播期应选在当地小麦最适播种期内,既要保证套播麦苗齐、苗壮,又要尽量延长水稻生育期夺高产,还要使麦、稻共生期越短越好。共生期一般掌握在810天内,不宜超过15天或少于5天,确保收稻时期与小麦齐苗期(11心)基本吻合,利于形成壮苗。过早套播,麦苗细长不壮;过迟套播,小麦难以全苗、高产。

④适时匀播 稻套麦要求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增加10%~30%,基本苗每亩1820万较适宜。并考虑地力、品种特性、共生期长短等条件,播种量一般应比常规麦多10%~30%,且要求播(撒)种均匀,保证田边、畦边等边角地带足苗。

2)保苗技术 在干旱年份,割稻前要灌跑马水,并预先将小麦浸种到露白,待稻田水渗入土壤后立即播(撒)种;或灌水后保持水层,立即把麦种撒下田,12小时后把田内水放干。收稻后若天气晴好,气温高,必须及时再灌一次跑马水。在过湿年份,一是如遇连阴雨,一定开好排水沟,做到雨止水排净;二是要适当缩短共生期,小麦适当迟播2天;三是抢收稻谷,及时割稻离田,防止小麦烂芽、死苗。注意要套肥、套药以保全苗。

3)套肥套药 收稻前每亩套施配方肥15千克左右、尿素10千克左右,实现早发壮苗。播种前12天或播种时用除草剂拌尿素或湿细土在稻叶无露水时均匀撒施,用药后保持田面湿润不积水。注意多效唑等拌种的田块要避开芽期用药,特别是浸种露白的麦种以播前用药为宜,以防药害。播种前后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套播麦田,在割稻离田67天后、草龄23叶时化除。

4)及时覆盖保壮苗 一般宜在收稻后齐苗期进行有机肥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每亩用土杂肥15002000千克或稻草150千克左右覆盖。31心前结合三沟配套和机械开挖田内沟,适当加大开沟密度,均匀覆泥12厘米厚。

5)科学施肥防早衰 及早追施壮蘖肥,达到基肥不足苗肥补,越冬和返青期对发苗不足或脱力落黄的田块应适量补施平衡(接力)肥。视苗情于倒3叶伸出至倒1叶期,中筋小麦用尿素1015千克左右作为拔节孕穗肥,分2次表施;弱筋小麦拔节孕穗肥的用量减半,一般在倒3叶期一次性施用。对预防后期脱力早衰,提高结实率与千粒重和夺取小麦高产十分关键。

6)抗逆技术 麦苗遭受低温冻害后,要及早增施速效肥料,促苗恢复生长;稻套麦根系分布浅,后期易早衰,应注意增施肥料、喷施速效化肥;稻套麦由于后期群体大、根系浅、易于倒伏,应增加覆土厚度,用药剂拌种或于麦苗倒四叶初喷施多效唑。

编辑麦豆 责任编辑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