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集群势。根据早春温度低和气候多变的特点,布巢时应保持蜂绝对多于脾,如有2.5框蜂,则放2张脾,即蜂多于脾的30~50%。
2.双群。同箱蜂数不足3.0框者采用双群同箱饲养,中间暖和木隔板堵死,让两群互为热源。
3.换箱换脾。越冬期巢内的子脾、空脾、结晶蜜脾、下痢污染脾等都要用预先消毒过的蜜脾或巢房整齐的脾替换,蜂箱也应如此。
4.加强保温。隔板外填上旧棉絮或草垫,覆布上盖几张报纸,纱盖上再放1厘米厚的海绵垫。糊严蜂箱孔隙,箱底垫5厘米厚的干草,周围用干土堵严,夜晚用塑料薄膜罩住大部分箱体,白天再打开。
5.调整饲料。早春每张脾上应保持0.5~1公斤封盖蜜和0.5~1张粉脾。无蜜脾时补喂2∶1的糖浆,在3~5天内喂足;面积较大的花粉脾一般放在隔板外,也可以用天然花粉或代用品,放在框梁上让蜂自行取食。
6.适时调节巢门。随时调节巢门,白天温度高时可稍大,夜晚降温时再缩小;蜜粉源较好时开大,缺乏时关小,防止发生盗蜂。
7.抖蜂紧脾。早春气温低,蜜蜂由于受到低温或寒风的袭击,产卵圈往往会受冻而难以正常休息,这样对蜜蜂的产卵非常不利。春繁期间,应该把两个蜂箱并列地放在一起,在没有风的傍晚,喂给每群蜂糖与水相同比例的糖水或兑水蜂蜜275毫升左右。2小时后,等到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也有所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通常情况下,蜂王在紧脾后2天左右就可进行产卵。值得注意的是,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可全部提出,这样能促使蜂王迅速产卵。
8.辅助饲喂。紧脾后,在箱底饲喂器中盛入蜜水或糖水,每天晚上将其从箱底进行辅助饲喂。饲喂要勤,每夜1次,不可间断,饲喂量不宜太大。不过第一次饲喂时,饲喂量可稍大些,一般群喂376毫升左右,以后就可由蜂数的多少以及产卵圈的大小而定,最终以脾上有少量的角蜜为宜。
9.加入粉脾。春季的前期阶段,天然花粉较少,当有很多蜂王都要开始产卵时,为保证蜂群内花粉的充足供应与产卵圈的扩大,要加入人工花粉脾。
人工花粉脾的做法为:黄豆炒成八分熟,然后将其去皮,去皮后再研成粉末状,再按蜂蜜和黄豆粉分别为2∶3的比例拌匀成湿粉,让湿粉在孔径为3毫米的筛上通过,呈天然花粉状,然后,加一半蜂蜜重量的蔗糖粉,将其搅匀后,灌入空巢房内,再用刷子轻轻捣实,巢房内花粉有七八分满即可,最后在粉房上涂少量蜜水,即可完成人工花粉脾。所加的每张脾都应是一面花粉房,另一面为空隙巢房。
加脾方法可根据蜂脾的关系而定,蜂数一般的群将巢房的一面朝内;蜂数较多的群,将有粉的一面朝内。为使群势迅猛发展而及时获得强群投入生产,就要等到蜂王已在人工花粉脾的空巢房内产卵且第一张人工花粉脾吃掉一半时,在紧邻第一张的粉脾处加下一张。
10.封箱、择群保温。蜜蜂在春繁开始的时候群势较小,调节温度的能力也较差,从而不利于保温,因此要注意加强保温。其措施主要有:保持蜜蜂的数量要多于脾,紧脾后的1张脾放在蜂箱中央,使得蜜蜂足以保护巢脾;箱的空隙处填满保温物,靠近邻箱的一侧放隔板,另一侧放一隔板,板外再放保温物。箱外保温的做法是:将巢门缩小,在箱底垫草,在两蜂箱之间填杂草,巢内四周进行外包装,用塑料布保温,在阴雨天或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将蜂箱全部覆盖,但要注意不要堵死巢门。傍晚看气温的变化情况可选择是否关闭巢门。
正常情况下,蜂箱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开箱检查必须选择在晴暖无风的天气,当天气比较暖和时,才可渐渐地拆除保温物。
11.安全妨害。①防治蜂螨。蜂螨,是蜜蜂越夏的大敌,如不及时防治,少则削弱蜂群,多则可导致“全群覆没”。防治此病,可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用微型喷雾器喷洒1:150的杀虫螨药液,或把硫磺粉用纱布包好,撒在蜂箱框梁上,或用25%的杀虫脒水溶液,兑水3000倍喷洒。
②预防中毒。夏季是农作物用药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对蜜蜂来说,也是危险期。若蜂群农药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整个蜂场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所以养蜂人应对之引起高度注意。如发现蜂场周围有大量农作物在喷洒农药时,就应该采用暂时关闭巢门的措施,或者将蜂场搬离到5公里远地方开外,可以有效的防止蜂群被此片喷药作物影响。养蜂人如果发现在蜂箱前后发现大量死蜂,死蜂吻伸出,翅膀呈K形状,腹部干瘪,有的工蜂在痉挛抽搐,甚至有的工蜂后足还带有花粉团,而蜂群里面的蜜蜂性情暴躁,蜇人,说明蜜蜂发生了中毒情况。
编辑 刘早生 责任编辑 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