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实用高效型梨树“高接换种”新技术

2017-12-18 11:12:56  来源:种植问答网

我国梨栽培总面积107.4万公顷,总产量1426.2万吨,分别约占世界梨栽培面积和产量的72%和65%。尽管我国是梨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其突出问题是:一、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如酥梨、鸭梨、金花梨、黄花梨等所占比例太高,市场售价低。二、品种更新缓慢,高改技术落后。传统的高改方法采用主枝皮下接。由于高接系数低,树冠恢复慢,高改所打破的生长平衡难建立,常导致高改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梨品种结构调整的效率。高接换种技术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一种操作容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高接系数高、树冠和产量恢复快的实用、易操作、高效的梨树栽培新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主枝(干)打洞插皮接+小枝切腹接的梨树高接换种新技术。技术要点:一、在保留基部原有主枝数3~5个的基础上,把中心干保留下来,并对保留下来的主枝(干)留1.5~2米短截,把原有的树形改造成基部多主枝中干圆柱型的高光效树形。二、针对多年生光秃枝(干),通过在韧皮部打洞,可方便地插入一枝芽,进而填补树冠中的空缺。三、把留下的主枝(干)上的直径1~2厘米的小枝短截至8~10厘米进行切腹接,通常在主枝(干)上可嫁接20多个接穗,一棵20~40年生的大树可嫁接上100~200个接穗。当年可恢复树冠,第二年即可结果,第三年可恢复产量。

在主要梨产区如河北、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湖北、河北、辽宁、四川等省市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有效降低了原来传统的(或地方性的)品种及老品种的比例,促进了梨品种结构的调整。目前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约为55∶25∶20,相对比较合理。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