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西藏:这里的菜价为什么便宜?

2013-09-04 10:38:11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Master

城乡统筹网讯 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基地、生猪扩繁、牦牛养殖等13个“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在我区的实施,各族干部群众的菜篮子日渐丰富起来,各地蔬菜自给率不断提高。但是,丰富,仅仅是一个目的;如何平抑菜价、让利于民,让老百姓真正吃得起菜、吃得好菜,才是最终目的。

西红柿1.5元一斤、黄瓜2元一斤、青椒2元一斤……经常光顾拉萨市娘热路农贸市场的主妇们发现,这里销售的蔬菜,其价格要比其他市场便宜很多。而在市内几家零售菜市场,西红柿卖到了四五元一斤,黄瓜一斤5元左右,青椒甚至卖到了6元一斤。

那么,这里的菜价为什么便宜?

一个原因,是少了几个中间流通环节。拉萨市场菜价居高不下,其中一个“罪魁祸首”是存在诸多的流通环节:一般要经过场地收购、中间运输、市场批发、二级批发,最后进入零售市场和超市,每经过一个环节,其成本就会相应增加。如果再遇到油价上涨、天气变化和交通等问题,又会在无形中增加销售成本。而拉萨娘热路农贸市场的许多经营者中,是直接从蔬菜种植地将菜运至市场销售,中间减少了很多环节,部分种植者甚至直接将自己种植的蔬菜运至市场销售,无形中就降低了成本。

这些年里,虽说蔬菜价格起起落落,可无论价格怎么波动,拉萨娘热路农贸市场的菜价总是比其他市场便宜。原因还有,这是一个批发兼零售的菜市场,摊主不仅搞蔬菜批发还兼营零售,早上批发剩下的蔬菜,到了中午就可以便宜出售。把省下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促成这里的菜价便宜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个原因,纵观其他零售菜市场,摊主不仅要承担着每月的摊位费、卫生费、管理费等费用,还要在菜价上赚取利益,所以,菜价不贵才怪。娘热路农贸市场给我们上了一课,不能过分强调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属性,要增加对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大多数菜市场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以营利为目的,这些流通场所把收取摊位费、进场费、管理费等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土地、人工等成本上涨压力的推动下,菜市场的摊位费、管理费等越来越高,最终都反映在了菜价上,让群众为高菜价埋单。

让消费者买到品种丰富、价格合理的蔬菜,各级政府部门一直为之努力着。当前,蔬菜批零市场必须标本兼治,政府应当在税费减免上给予支持。拉萨市也一直在不断规范农产品流通领域收费行为,坚决取缔违规和不合理收费,建设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在摊位费等方面给予减免;一些市场也准备免收或者部分免收农产品的进场费,同时计划减免摊位费。希望随着降税、减费、物流规划及财政支持等政策的陆续出台,能真正打通一条农产品流通渠道。渠道畅通了、收费减少了,农牧民就能劳有所获、消费者就能吃上价格合理的蔬菜。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