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吸血虫对牛的危害都很大。体内寄生虫不仅争夺宿主的营养,直接造成养料的消耗,寄生在肺、肝、脑、肌肉内还会出现各种病症;蝇、蚊、虱等体外吸血虫,也能传播牛的多种传染病。据凋查,除常年舍饲、自繁自养的奶牛群寄生虫的危害较轻外,其他任何牛群都存在内寄虫。由此可见,定期给牛驱虫,是科学养牛的重要环节。眼下正值春季,养牛场(户)一定要做好给牛驱虫工作,驱虫时注意以下问题:
一、掌握驱虫时间。驱虫时间要按下列情况安排:①预防投药,一般是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牛驱虫。犊牛在一月龄和六月龄各驱虫一次。②给空怀母牛投药,应在配种前一个月最后一次投药。③母牛产后20天应驱虫一次。④移地肥育的牛,要在开始肥育前10天驱虫,以提高效益。⑤对集约化饲养或高密度饲养的牛群,驱虫工作可每隔一个月重复一次。从外地购入的牛批次不同时,要安排同期投药,以便于管理和提高驱虫效果。⑥从放牧转入舍饲的牛,要在入舍一周内普遍进行驱虫。
二、选用驱虫药物。牛寄生虫的种类很多,相对驱虫药物也很多,驱虫时要选择广、低毒、高效的药物。目前认为较好的驱虫药物有用来防治胃肠道蛔虫的蝇毒磷;用来防治肺线虫及其他胃肠道寄生虫的盐酸左旋咪唑、噻苯咪唑、吩噻嗪;用来防治牛皮蝇可用蝇毒磷;用来防治牛虱的敌百虫等。
三、准确施用药量。由于牛的品种、年龄、性别不同及兽药生产的批次不同,药剂的效力和用药量也不尽相同。用药过量易引起中毒,药量不定则达不到驱虫的目的。用药的剂量要严格按照各批药剂的说明书使用。用蝇毒磷驱虫,每天按每100千克体重给0.2克计算治疗胃肠道蛔虫。若用来防治牛皮蝇用药量是每日每千克体重用1.5—2.5毫克,应连服6—7天。用盐酸左旋味唑驱虫,用量按日粮干物质的0.1—0.8%计算。用噻咪唑驱虫,用药量是每100千克体重20克,连续投药数月。对于钩虫类寄生虫,药量加倍,但最多每100千克体重不超过160克。
四、注意投药方法。投药时要将药放入精料内,充分搅拌均匀喂给,或将药投入水中溶化后让牛饮服。投药最好安排在晚上7—8时。若牛不爱饮食,可在料或水中加些食盐或糖精,或其它牛喜欢饮食的调味品。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