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规模奶牛场场长、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指标

2013-08-16 09:34:47  作者:SystemMaster

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场长及技术员讲,虽然牛场已经办了很多年了,但是牛场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到底是多少合适,他们还是说不清楚,造成牛场的牛群结构不尽人意,吃“闲饭”的奶牛太多,以及繁殖指标上不去,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现象。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很多大大小小的牛场,并与业内许多养牛专家进行了交流,对规模奶牛场场长、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指标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广大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一、规模奶牛场的容积

按照我国政府的规定,规模场及奶牛园区的用地标准包括全部建筑物和运动场为,每100头奶牛用地面积20000m2;占地面积还可通过建筑系数粗略估算,建筑系数指场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占全场土地面积的百分数,一般规模场及奶牛园区的建筑系数为15-25%;园区牛舍所需面积,奶牛散养时成年奶牛每头占舍内面积为5-6 m2 ;运动场面积一般按每头奶牛所占舍内平均面积的2-3倍估算,成年奶牛每头占地20-25 m2,育成牛每头10-20 m2,犊牛每头5-10 m2

二、规模奶牛场的牛群结构

规模奶牛场的合理结构为,成母牛60%。成母牛指初产以后的牛,在成母牛群中,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占20%,老弱病残牛应淘汰,规模奶牛场淘汰率可达20-25%,以保持牛群高产稳产。青年牛指18-28月龄的牛,即初配到初产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13%。大育成牛指12-18月龄的牛,即12月龄到初配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小育成牛指6-12月龄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犊牛指出生-6月龄的牛,对于出生的母犊牛要根据其父母代生产性能和本身的体型外貌进行选留,作为后备母牛进行培育,其它犊牛要尽快销售,留作后备母牛的犊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养殖规模超过1000头的奶牛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群,因为核心群是带动全群发展的核心,是指导后备牛选留标准的重要依据。从牛场成母牛中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良的30%的牛组成本牛场的核心牛群。核心群中在不同年龄胎次中的比例为1-2胎占60%3-5胎占25%6胎以上占15%,核心群牛除因年老和死亡外,一般不淘汰。核心群牛的后代,除个别发育不良的外,全部留养。

三、规模奶牛场的各项繁殖指标

规模奶牛场的繁殖管理是保证母牛怀犊的关键。奶牛繁殖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母牛泌乳量的高低和全场生产任务的完成,而且对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将起着决定作用。衡量牛群的繁殖性能通常应用下述指标:

1、受配率

受配率表示1年内该规模奶牛场参加配种的母牛数占该场内所有适繁母牛数百分率。由此可以反映出规模奶牛场内繁殖母牛的发情、配种及其管理状况。

受配率=(年内与配母牛数/年内存栏适繁母牛数)×100%

2、受胎率

1)总受胎率指一个年度内受胎母牛头数占配种母牛头数的百分率。此项指标反映了牛群的受胎情况,可以衡量年度内的配种计划完成情况。

总受胎率=(年内受胎母牛头数/年内配种母牛的总头数)×100%

2)情期受胎率指在一定的期限内(一般按年度计算),受胎母牛数占该期内与配母牛配种总情期数的百分率。受胎母牛至少有一个情期,还有的牛有数个情期可能又未受胎。前一头牛情期为1,后一头牛是几个情期就按几,逐头累加,求得总情期数。

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牛头数/一定期限内配种牛总情期数)×100%

3)第一次授精情期受胎率表示第一次配种就受胎的母牛数占第一情期配种母牛总数的百分率。该指标可反映出公牛精液的受精力及对母牛的繁殖管理水平。

第一次授精情期受胎率=(第一次情期受胎母牛头数/第一次情期配种母牛总数)×100%
3
、产犊率:分娩的母牛数占妊娠母牛数的百分率。

产犊率=(产犊母牛数/妊娠母牛总数)100%
4、产犊指数(产犊间隔)

产犊指数又称产犊间隔或平均胎间隔,即母牛连续两次产犊间的时间间隔,以平均天数表示,是牛群繁殖力的综合指标。

产犊指数(产犊间隔)=每头牛的每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总和/计算内的总产犊间隔数

5、犊牛成活率

犊牛成活率指出生后3个月时成活的犊牛数占产活犊牛数的百分率。由此可以看出犊牛培育的成绩。

犊牛成活率=(生后3个月犊牛成活数/总产活犊牛数)×100%

6、繁殖成活率

繁殖成活率指本年度内所断奶成活的犊牛数占该年牛群中适繁母牛总数的百分率。这是一个总效率的反映,有时也把该指标叫做牛群的繁殖效率。

繁殖成活率=(年内断奶成活犊牛总数/年内适繁母牛数)×100%

繁殖管理好的奶牛场应达到以下指标:

(1)年总受胎率≧95%

(2)情期受胎率≧58%

(3)产犊后50天内出现第一次发情的母牛比率≧80%

(4)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为70-90天。

(5青年牛初配龄为16--18个月。

(6)年繁殖率达90%以上。

(7)年流产率≦6%

(8)胎间距≦385

(9)初产月龄≦30月龄

(10)母牛每受胎1次的平均精液耗量≦3个剂量

四、 做好规模奶牛场的微机管理工作

奶牛场的管理者不单要深入到牛舍或牛群中了解情况,更主要的工作是用数据和资料输入到微机之中,使用专门的软件资料,掌握每头牛和全群奶牛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和资料指导生产,这是标准化奶牛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奶牛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记录工作主要是指原始记录,如奶牛卡片、系谱、日产奶量、配种、产犊、挤奶、生长发育、外貌鉴定、饲料、兽药使用等,统计是指个体奶牛月产奶量、泌乳期产奶量、全群应产牛单产奶量和实产牛单产奶量、繁育、疾病、饲料消耗等,并且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或制成图表、泌乳曲线等,随时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编辑 俞乐 责任编辑 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