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花椒树柳干木囊蛾的发生及防治

2013-08-16 09:29:56  作者:SystemMaster

一、分布与为害柳干木囊蛾,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的花椒产区及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江西、浙江、台湾等省、自治区。它除为害花椒树,还为害银杏、杨、柳、楡、栎、丁香、山荆子等。幼虫钻蛀椒树干及根茎部,造成宽阔不规则的密集虫道,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在陕西花椒主要产地韩城的盘龙、西庄等地,其被害株率高达77.3%。由于该虫的为害,造成花椒大面积枯死,给椒农带来严重损失。

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5—28毫米,翅展45—48毫米;雄蛾体长16—22毫米,翅展35—44毫米。体及前翅灰褐色,后翅灰白色,触角较长,呈丝状、灰褐色。前翅满布多条弯曲的黑色横纹,肩角至中横线和前缘至肘脉间,形成深灰褐色暗区,并有黑色斑纹。卵: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成暗褐色。卵圆形,长1.2毫米,宽0.8毫米,表面有纵行隆脊,脊间具横刻纹。幼虫:体圆筒形,略扁,老熟时体长25—40毫米。初孵幼虫粉红色,老熟为肉红色,有光泽。头部黑色,前胸背板有大型黑褐色斑纹一对。蛹:暗褐色,第2—6腹节背面各具两排刺列,前列刺较粗;第7—9腹节背面具前剌列。雌蛹体长20—25毫米。雄蛹体长13—30毫米。

三、生活史与习性三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经过3次越冬的幼虫,于第四年4—5月间在土内化蛹,蛹期20天左右。成虫发生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下旬。白天隐蔽,夜间活动,有趋光性。羽化后当夜间交尾,交尾后1小时产卵。卵成堆或成行产于树干或较粗大侧枝的粗皮缝、剪口、机械伤口及旧虫孔等处,每卵堆少者几粒,可多达40余粒。卵期11—27天,平均20天左右。初孵幼虫选择树皮裂缝或其他孔口侵。常数头或数十头在韧皮部和边材部蛀食,形成宽阔的坑道,随后分别逐渐蛀入木质部,向上蛀成不规则的密集坑道,间或在髓心,为害。10月中旬开始在坑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继续为害,蛀道更宽,往往连通成共同坑道,并均与外部排粪孔相通。木质部的坑道一般长35—95毫米,宽8—20毫米。经3次越冬后,幼虫在土内化蛹。

四、防治技法。67月间黑光灯诱杀成虫。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400500倍液于干基杀卵。在幼虫孵化盛期,喷洒上述药剂及40%氧乐果乳油10001200倍液,毒杀初孵幼虫。在8月上中旬用尖刀在树干基部和地下部分挖新伤口处或流胶处,防治小幼虫效果良好,虫株率下降79.6%,虫口下降91.2%,人工防治后再涂抹40%氧乐果乳油20倍及时挖出枯死木和虫害严重木,并运出处理,以减少其繁殖场所和虫源。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