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杜鹃花三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3-08-09 10:46:51  作者:SystemMaster

一、灰霉病

1、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杜鹃花的叶和花,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花瓣和叶片会出现灰褐色斑点,发展迅速,很快就连接成片,进而产生大片的灰色分生孢子层。分生孢子先是灰色,逐渐变成褐色。

2、防治:①肥水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养护,浇水要适时适量,不漫灌,不在阴雨天灌溉,谨防冻害。施肥要全面,不偏施,要适量地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少施氮肥。②通风排湿。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65%。在高发期前进行适当地修剪以提高通风度,在降水较多时要做好排水工作,这是减轻或防止灰霉病十分有效的措施。③剪除病枝。一经发现灰霉病病苗,要及时进行摘叶或剪枝,然后将受害枝叶放入塑料袋或其他类似物体内,带离杜鹃花种植地,集中处理。一般采用深埋或燃烧处理,然后要适时喷洒适量的农药,防治病菌蔓延。药物防治。主要在移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移栽前用速克灵或扑海因1500倍液喷淋幼苗,花期用防落素稀释液加入0.1%的扑海因或0.2%?0.3%的甲霜灵蘸花或涂抹,在结果期用适量的惠多丰1500倍液或一些灰霉速净600倍液或一定量的施佳乐800倍液喷雾。药物使用要适当,做到交替用药。

二、褐斑病

1、症状:叶片上出现淡黄色不规则小斑点,随着受害时间的推移,病斑扩大,颜色加深。褐斑病发展速度快,可迅速发展到整株植株,不仅影响花蕾形成,严重时还可导致受害部腐烂,甚至整株植株死亡。

2、防治:①肥水管理。在高温高湿和梅雨季节来临之前或期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注意通风,改善排水。避免大水漫灌,减少晚间浇水。浇水时要尽快去除叶片上积水,这样可以减轻病情。也可以选用常规的杀菌剂进行适量浓度的药剂灌根或大面积泼浇控制。②药剂防治。一般情况下在植株展叶后,适量地喷施波尔多液,一般连续喷施几次就可见效。发病早期,可以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一般适时喷施2次即可抑制病害的蔓延。也可以用65%代森锌600?800倍液等合理喷洒,一般喷施3次左右即可。在发病初期还可喷施适量的0.5%波尔多液,为增加粘附力可加4%面粉。③加强田管。在喷施化学药剂的同时,还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和水文等条件,在根本上改善杜鹃花的生长环境,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三、黑斑病

1、症状:黑斑病与褐斑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主要是叶面出现红褐色或紫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型暗黑色的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黑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严重时或后期病斑上会生黑色小粒点,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脱落,从而导致个别枝条枯死。

2、防治:①加强管理。加强苗木的管理,适时适量增施肥料和水分,以增强树势,进一步提高抗病能力。在栽植时要选用腐殖质多、松软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大量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意及时松土浇水。②盆栽时,不要放置过密,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以免地面积水时盆土过湿,最好的是放在阶梯形的植台上。改进浇水方式和时间,应从盆沿浇入,避免喷浇。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③清除病叶。发现病害时,要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剪除树上的重病叶,将这些病害叶片集中深埋或用其他方法妥当处理。喷施药剂。在发病初期,视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量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进行喷洒,一般连续喷洒约2次左右即可有明显效果。同时要注意对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