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郑香娟是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大龚村人,现在住在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镇。前些天,郑香娟因病需要动手术,入住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住院7天,郑香娟一共花费了1.1万多元,使用城乡居民医保卡,她报销了5638元。“没想到我们也能跟城里人一样报销医药费,而且感觉报销的比例年年都在提高。”郑香娟说。
郑香娟享受的医保待遇,得益于去年绍兴市在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上的统筹。去年1月1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正式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从此,在医保领域,绍兴再无“城里人”、“乡下人”之分。户籍不同而享受的医保水平也高低不同的现象,成为历史。
新政不仅消除了城乡差别,而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医疗保险待遇:成年人住院报销比例从原来城镇居民医保的70%、“新农合”的73%统一提高到75%以上,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未成年人住院平均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统一提高到20万元,同时扩大特殊病种门诊范围,使更多的参保患者受益。
而随着城乡居民医保新政的实施,原本只能享受住院报销的城乡未成年人医保参保者,普通门诊也能报销部分费用了。
新政出台后,城乡居民社保卡制作发放工作也随之跟上。2013年,绍兴市完成150万张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累计完成460余万张,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绍兴市已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医保“一卡通”,300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可持社保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这就意味着,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不仅能够报销医药费,而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异地就医。
对这一点,郑香娟深有感触:“我的社保卡是在嵊州办的,但我现在住在袍江,平时生病,我基本上都会去自己家附近的斗门卫生服务站,在那里看门诊一样可以报销,不需要回到嵊州去看病,省去了很多麻烦。”
镜湖新区灵芝镇洛江村村民赵建成同样享受到了“一卡通”的便利。年前,赵建成来到灵芝镇卫生院看病,医生接过他的社保卡插入读卡器,轻点鼠标,就把赵建成2011年以来在市人民医院、灵芝镇卫生院的住院记录、用药记录、血糖检验结果等信息调了出来。不用老赵细说,医生就对他的病史有了了解,诊疗开药也更有针对性。
到去年,绍兴市已建成了市、县、镇、村四级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化平台,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一卡通”全市覆盖。带着一张卡轻松看病,这在绍兴市已成常态。
与此同时,绍兴作为全省试点城市,于去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居民大病保险补助起付标准的,进入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切实减轻参保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制度试行一年来,仅市本级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就发生大病医保报销1520人次,报销金额329.66万元,补助额近20万元的有4人,最高补助额为29.65万元。(钟兰花、郑可欣)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