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跨界搞农业,企业家图个啥

2014-01-23 11:00:04  来源:生命时报
地产和水果,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最近竟然有了交集。1月13日,知名地产商潘石屹为其家乡甘肃天水代言的苹果——“潘苹果”进入北京超市销售,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与此同时,另一位地产名人任志强透露,他代言的阿拉善节水小米近期也要上市了。

事实上,企业家跨界搞农业并非新鲜事。被网络广为传播的“励志橙”——“褚橙”是曾经的云南烟王、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二次创业的成果;3年前,做电脑起家的联想控股就开始悄然布局农业,陆续推出了蓝莓、猕猴桃等产品。

城里人变身农民,似曾相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曾有一场全国范围的“上山下乡”运动,改变了无数知识青年的命运。他们从城市走进乡村,投入到最基层的农业生产中去。如果说当年这一行为出于被政治洪流裹卷的无奈,那么今天诸多大企业家主动投身农业的“新上山下乡”可谓理性和前瞻。

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被老百姓看得比天大的食品问题,近年来遭遇了最严厉的质疑和拷问,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度引发“现在到底还能吃什么”的感叹。土地污染、非法添加、农药残留等一系列丑闻曝光后,国人如惊弓之鸟,以至于出现了为孩子到世界各国抢购奶粉的“奇观”。

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责难的大背景下,公众关心的,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的查、堵、罚;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食品源头——种植者、养殖者、生产者的良知和作为。中国虽为农业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几千年的农耕经验,却称不上是农业强国。这其中,无论是思想意识、知识储备,还是规模大小、管理模式,很多还停留在小农经济层面。现代农业强调的是“大农业”概念,不仅包括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的农药、化肥生产,产后的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环节,都是由市场主导的产业化生产,与一盘散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条块分割的计划经济有着天壤之别。这样的农业生产,更容易实现标准化运营,可以从源头到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管,从而让食品安全得到更多的保障。

经济学界有句话: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民众对食品领域牢骚满腹,让有着灵敏嗅觉的企业家们看到了商机,纷纷涉足农业。获取安全健康的食物是人的刚性需求,因此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潘苹果”、“任小米”现象虽然本质上没有摆脱“无利不起早”的资本流动特点,但如果能就此推动大农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进步,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编辑:诰伟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