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渤海所村建 3000亩高效农业园

2014-01-22 13:51:57  来源:农民日报
农户土地集中打包,千亩规模一聚而成;高效农业落地生根,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专业合作社牵头,农民持续增收有保障。在北京怀柔区渤海镇渤海所村,以村南小盆地为中心,3000亩的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

流转起来,渤海盆地成为“聚宝盆”坐落在渤海所村南、怀沙河畔的渤海盆地,土质肥沃、水利配套的3000亩农田一直是板栗产业“贫地”。2013年,村委会计划将渤海盆地内的承包地分片,统一流转、聚零为整、出租招商,发展精品特色农业。村党总支书记董立军说:“为让村民理解支持,保证出租土地的收益逐年增长是关键。”在与投资商洽谈时,董立军立下了一个规矩:土地租金每亩2000元起价,每5年递增20%。以20年租期为例,第二个5年每亩租金2400元,第四个5年就是3456元。投资商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认为这样的条件并不高。

指着一大片板栗园,董立军告诉笔者:“这片将近1100亩的土地,已经和一家生态农业公司签订了土地租用协议,首期40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经到账。”经营起来,高效农业带来“招财树”

“菊苣”、“金玉兰”,这些村民从未听过的新鲜事物,即将成为渤海盆地里大规模种植培育的高端有机农作物。在土地有组织、有秩序地流转的前提下,一批有机农业、高效农业项目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投资5000万元、占地300亩的金玉兰农业产业化项目,是渤海所村和北京平安益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菊苣为原料,经过软化栽培生产高端有机蔬菜金玉兰,市场售价每公斤可达30元。届时,渤海所将成为年产金玉兰5000吨的全国最大的金玉兰生产销售基地。而此前提到的1100亩土地流转,是为山东欣和企业配套实施的。这个总投资1.45亿元,以农业体验、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为主的有机休闲生态园项目,将建设100个日光温室、50个春秋冷棚,配有农事DIY区、净菜生产车间、农耕科普馆、农业观光旅游区,精品农业种植和观光休闲产业实现有机结合,打造都市休闲农业新业态。此外,北京中信建筑集团投资2000万元的有机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18个高效大棚内种植着近百种有机蔬菜,太空育种项目也即将实施。在这里,一个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高、发展水平高的“三高”园区正在形成。组织起来,农民家门口实现“农转工”随着高效农业项目的入驻,农民手中的土地交给公司经营,在得到一笔租金后,未来生活如何保障?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化、农民家门口实现就业,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农业工人,这便是渤海所村给出的答案。“金玉兰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休闲生态园项目可解决就业400人,这500人必须全部从我们村招录!”董立军说,这是和企业洽商时村里提出的必要条件。土地租金只是保障性收入,就业工资性收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渤海所村还成立了渤海茂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试种无花果,引进养殖观赏鱼种“锦鲤”、高端鱼种“娃娃鱼”取得了成功。“村民就业,可不是一份工资那么简单。”董立军对渤海所村数百农民的就业有着详细的规划: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对农民进行相关种养殖技术的培训,高效农业园区的就业用工全由合作社统一输出。农民的就业技能提高了,工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编辑:诰伟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