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生态循环撑起我市农业新天地

2014-01-22 11:46:48  来源:温岭日报

用稻草做蘑菇的培养料、将种植蘑菇的下脚料用来种植葡萄,再用葡萄藤做培养料种植秀珍菇,秀珍菇收获后,再用其下脚料种植绿芦笋和其他无公害蔬菜……温岭市新鑫食药用菌有限公司的“稻草——蘑菇——葡萄藤——秀珍菇——绿芦笋”的循环种植模式让负责人陈雪亮的农产品在量质齐增的同时还节省了不少成本。
近日,省农业厅、发改委、财政厅、环保厅下达2013年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企业)认定名单,我市东部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温岭市新鑫食药用菌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为我市首批获省级认定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企业。

据了解,市东部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总面积5.52万亩,包括市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3个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了粮油、水果、瓜果蔬菜、食用菌、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农业龙头企业12家,还有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示范区内种养结合、粮经结合、轮作间作套种等新型农作模式和以沼气、秸秆和食用菌为纽带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让产业链和价值链得到了更好的延伸。

而温岭市新鑫食药用菌有限公司则是市东部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3个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之一。

“三四年前,我就开始探索这种循环种植模式,以前都是用木屑、棉籽壳做秀珍菇的培养基的,现在则改用葡萄藤替代木屑,不仅解决了下脚料问题,每年还能节省15万元成本。而用秀珍菇下脚料种植绿芦笋一亩地也能让我节省五六百元。”陈雪亮说。最近,陈雪亮都在忙着收割双孢蘑菇,这些用来种植双孢蘑菇的下脚料在之后也会被当成葡萄园里的有机肥料,一年估计能产生2000多吨有机肥料。

市东部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温岭市新鑫食药用菌有限公司只是我市生态循环农业的缩影。“十二五”期间,我省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平台,实施生态循环农业“2115”示范工程,在全省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个、示范区100个、示范业100个、示范项目500个。我市也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作为政府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畜——沼——果”、“禽——沼——电” 、“葡萄残枝——秀珍菇菌糠——马铃薯” 、“冬花菜——早稻——西蓝花”、“冬花菜——大棚西瓜——西蓝花”这些都是我市在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时出现的典型。可以说,生态循环农业让我市产业实现种养平衡、循环发展有机结合的同时,也成为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平台。

编辑:诰伟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