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瓦白墙、绿树掩映、碧水环绕。走进永城镇中华村,一栋栋风格自然清新的巴渝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美丽的不仅是中华村,近两年,永城镇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示范镇”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大发展。而随着“四区一城”定位的提出,这个拥有“霍氏三杰”、“永城吹打”等人文历史的城镇,将开足马力扬帆远航! 科学划分区域 依托功能优势布局优势产业 在加快建设“四区一城”意见中,永城的空间布局是重点发展特色效益种植养殖业,加快打造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 “方向更明确、任务更艰巨、前景更广阔。”对此,永城镇党委书记肖春表示,永城作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抓好山地现代农业发展将是其重中之重。同时,永城也将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努力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上有更大的作为。 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上,永城承接之前提出的“一园二区三基地”的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发展。“一园”即庆江中小企业创业园,“二区”即特色工业区和宜居生活区,“三基地”即铸锻基地、建材基地和菜果苗木基地。 “这个发展布局是充分利用永城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所制定的,这和区委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打造‘四区一城’异曲同工。”肖春强调说。 按照永城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出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区域,使山地现代农业核心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场镇建设协调发展。并通过积极策划包装重大项目,永庆隧道、黄沙水库、王良故居、地热温泉等一批重点项目规划实施,形成永城村村皆有重点项目的良好发展局面。 打好“组合拳” 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永城的地形很有特点,“四山夹三槽”。境内高度低、面积小的丘包星罗棋布,这也为永城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现代农业提供了基础。 绿一片沃土,富一方百姓。“保生态、促宜居”是肖春对永城的发展愿景。肖春介绍说,在农业发展上,永城将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倾斜。同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推进农业旅游互动,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得实惠。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永城的农业已逐步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肖春说,通过流转土地、积极引进业主,永城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现已初步建成山上森林树木、山腰经济作物、山脚花卉苗木、平坝大棚无数的四季多彩山地现代农业园雏形。 位于复兴村的农博园,是永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代表。该园区从2011年8月开工建设,整体规划5000亩,计划投资1.96亿元。现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并于去年6月25日正式开园。 农博园内,拥有包括特菜类、功能类、观赏类等农作物品种千余种,各种新奇的绿色果蔬随处可见,可谓一本生机盎然的“百科全书”。此外,作为綦江现代农业的“火车头”,农博园除了以现代科技产业化农业生产为主外,还逐渐承担起我区现代农业的示范和推广重任。 除了农博园,重庆市兰花高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将是未来永城另一个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虽然现在还未开工建设,但是按照规划,该项目将在永城镇内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建设以兰花种植等为主的3000亩精致农业产业基地,并配套实施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开发。届时,将与食品工业园区内的兰花科技园相得益彰,势必带动永城农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产业见效慢,需要立足长远。”肖春说,永城的现代农业发展,经历过痛苦的转型,但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 “下一步,如何破解农业发展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将是工作重点。”肖春表示,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积极就相关问题进行有效探索。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宜居魅力小城镇 立面改造3.5万平方米、完成迎宾大道和主街道4千米“白改黑”工程建设······近两年,永城不遗余力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场镇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结合区里加快建设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要求,永城将以特色内涵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肖春说。 永城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嘉靖22年知县刘宪亲题“凤冠石”、道光27年修刻的“綦风士气”题刻和历经1800余年的汉代墓群等历史文化遗迹。同时,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红四军军长王良将军故居等人文景观。而“永城吹打”更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肖春表示,这些历史文化都是永城发展特色小城镇所具备的优势,而随着永城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将让永城迸发出新的活力。 据介绍,按照构想,地热温泉的开发,将与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布局紧密结合,进一步带动永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当前,地热温泉开发项目已于南州水务集团签订协议,已完成土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并取得了市地质勘察院对该项目的批复和探矿权证,正进行温泉钻探招标等前期筹备。 城乡统筹,除了推进场镇建设外,永城镇还通过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新村建设,努力建成功能匹配、交通便捷、宜居舒适、具备城市小区管理的农民新村。当前,以中华村为代表的农民新村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示范。 做大做强工业 加快庆江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 永城境内有工业企业32家,主要布局在庆江中小企业创业园。 庆江中小企业创业园成立于2009年,位于永城镇黄沙村,是原綦江县六大园城之一,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产业定位为铸锻、建材、机械加工,主要为綦江工业园区提供配套。 “在工业发展上,永城有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肖春说,在庆江园区周围,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石英沙储量,这也成为园区实行集群式发展的有力条件。 在园区内,铸锻造和建材这两大产业是园区的支柱产业。在2012年7月,永城完成了原庆江片区的12家非煤矿山企业整合,推进建材、铸锻企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技改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前,庆江中小企业创业园正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希望能打造为綦江工业发展拓展区。”肖春说,在区委一届三次全会上,区里提出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的目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对于永城工业发展是一种极大鼓舞。园区未来发展上,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引进业主,解决用地难的问题。并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充分整合各项资金,逐步实施对园区内的征地拆迁,有效解决厂地矛盾。 而随着未来永庆隧道、黄沙水库的建设,园区物流成本,以及用水制约等都将得到较好改善,届时,庆江中小企业创业园将更好地承担起为綦江工业园区提供配套的重任。 |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