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山东聊城:代表委员论城镇化建设中的城乡教育统筹

2014-01-10 09:11:43  来源:聊城日报

一方面,城区学校“班大人多入学难”,一方面,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纷纷“进城”。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于城乡教育均衡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基层的市政协委员沙英朴是一所农村学校的负责人,他说,近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城镇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进城务工及落户子女入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全面落实,出现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区、城区教育“班大人多入学难”;城镇学校的“大班额”现象普遍;城镇学校因学生数的激增造成教师教学任务不堪重负,学校超负荷运转等问题。“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学校建设不配套等问题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沙英朴表示。

“教育城镇化并不是削弱和放弃农村教育,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制。”沙英朴说,要在城镇化建设中搞好城乡教育统筹,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城镇化建设同步。

“必要时,可以在我市县域内建立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既利于教师队伍拓宽视野、锻炼能力,也有助于城乡教育均衡。”民革聊城市委的代表们表示,目前农村学校缺乏好教师,这成了农村教育的致命伤,我市可以通过自由组合或组织指派,把几所名校和薄弱学校联合起来形成教育联盟,发挥名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名校需选派优秀教师帮助薄弱学校,薄弱学校可选派教师到名校学习交流,并形成长效机制。

“创名校、育名生,学校特色不可或缺。”市政协委员张增根表示,要确立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发展领域和目标。以科研为平台,长远规划学校发展方案。重视管理者的素质,办优质学校,创名师、育名校,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轻松学习、教师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