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工商建立115支消费维权快速反应队伍

2014-01-09 09:37:38  来源:城乡统筹网  作者:黄昌银
(城乡统筹网记者 黄昌银 报道)建立消费维权快速反应队伍,是重庆工商系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消费维权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为妥善处理重大消费申诉举报突发事件,重庆市工商局要求全市各区县局、直属局在主城商圈和区县政府所在区域建立12315消费维权快速反应队伍,以进一步提高消费维权反应速度,增强重大消费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快反队伍的主要职责
一是接受市局12315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参与全市性重大消费申诉举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实现上下应急联动。二是对本辖区重大消费申诉举报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三是按照规定开展12315消费维权快速反应的日常训练和应急演练。四是承担所在地工商部门明确的与消费维权有关的其他职责。
人员构成与响应时限
12315消费维权快速反应队伍的人员原则上由各区县局、直属局从事12315消费维权工作、相关工商所以及其他监管执法人员组成,相对固定、分工明确,队伍规模一般5-10人,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扩充。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消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除个别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外,主城区快速反应队伍必须在30分钟赶到现场,主城区以外快速反应队伍必须在2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应在24小时内将初步调查结果反馈市局12315中心。为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区县局、直属局还确定一名局领导负责本地快速反应队伍的指挥工作,日常工作由各局市场消保部门具体承担。
重大消费突发事件处置程序
12315指挥中心接线后10分钟内上报相关领导并移转到所管辖的工商局和工商所,区县局的快速反应队伍到达现场,迅速了解情况后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现场工作需要成立登记组、安抚组、案件调查组、综合协调组等工作组,分别开展现场控制、纠纷调处、诉求登记、案件查处、约谈市场商家、研究制定处置方案等工作。
全市快反队伍建设情况
为扎实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各区县局已立足实际,出台了相关文件,制订了辖区重大消费申诉举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善的队伍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为确保快速反应机制有效运行,各快反队伍还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条件,主动开展日常训练和应急演练。
快速反应队伍组建工作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目前,40个区县工商局和3个直属分局已组建115支12315消费维权快速反应队伍,总计807人,共处理32件重大消费突发事件,社会反响良好。
2014年1月8日上午,重庆市工商局为建立维权快速反应队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工商局消费处宣传处向记者们介绍了快速反应队伍的建设情况,会上还向记者们播放了实战演练实况录像。

相关链接
●消费维权预警级别
特别重大(Ⅰ级):全市或个别地区出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或因消费权益纠纷引发的重大社会冲突,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突发性事件,或者100人以上群体性消费投诉上访的突发性事件。
重大(Ⅱ级):全市或个别地区出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或因消费权益纠纷引发的较大社会冲突,造成1-2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下5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300万元以上的突发性事件,或者100人以下50人以上群体性消费投诉上访的突发性事件。
较大(Ⅲ级):全市或个别地区出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或因消费权益纠纷引发的社会冲突,造成5人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或者50人以下20人以上群体性消费投诉上访的的突发性事件。
一般(Ⅳ级):全市或个别地区出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或因消费权益纠纷引发的社会冲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或者20人以下群体性消费投诉上访的突发性事件。
●12315投诉受理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指对一些案情简单、证据确凿,不涉及违法行为,或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较大影响的申诉,在消费者自愿的情况下,市工商局12315综合指挥调度中心采取“三方通话”的调解模式,将工商部门的调解转为消费者与经营者直接沟通予以调解。今年绿色通道共受理消费者申诉274件,办结率达100%。


编辑 麦穗 责任编辑 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