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辽宁葫芦岛:构建起统筹城乡就业大格局举措探析

2014-01-06 09:21:36  来源:葫芦岛日报  作者:张元

就业乃民生之本,关系到百姓生活安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回望2010—2013,滨城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金融危机“余威”未了,就业总量增加,市场需求下降;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骤增;取缔三轮车,近千名车主面临“生计”问题……

政策扶持、市场配置、实训促动、困难援助、创业引领…… 面对严峻的现实,我市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有力化解就业压力高峰,构建起统筹城乡就业的大格局,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年,全市城镇实名制就业人数分别为:56175人、66373人、53475人、68700人。连年提前超额完成省就业指标。诠释着日益提高的幸福生活;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51%、3.55%、3.20%、3.22%。一直控制在省指标4.0%以下。稳定的就业为百姓带来稳定的生活。

四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连续在省政府绩效评估中获优胜奖,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2010—2013,我市就业工作向滨城百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几年市人力资源市场越办越好,招工求职的都不用愁了!”2013年12月28日,市人力资源市场内,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听得出,用工双方对市人力资源市场感到很满意。

人力资源市场是求职者实现再就业的重要中介机构。我市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服务功能,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桥梁。

在每周二次常规招聘会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群体及时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4项大型公共就业专项活动,使之成为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启用劳动保障网上申报查询系统,用工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办理多项招聘业务。

开通触摸屏查询功能,百姓可凭二代身份证即时查询个人信息、就业政策、招聘信息等。

实施实名制推荐,使企业与求职者有效对接。

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发布就业政策信息及招聘公告,求职者第一时间获知最新信息。

据 统计,四年间,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588场,累计提供岗位39万余个。

与此同时,夯实基层平台建设,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百姓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市6个县(市)区的所有街道、社区、乡镇,全部建立基层劳动保障平台。

帮扶特殊群体一直是我市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有人将之称为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知难而上,我市各方面联合行动,综合施策。采取用工岗位送上门、增加见习基地等多种方式进行扶助。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落实各项政策,提供创业指导;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发一批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确保了大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2011年4月,在我市大街小巷穿行近20年的2000余辆三轮车正式“退休”。

交通好了很多,城市进步了,不过那些骑三轮车的人怎么生活呢?市民的担心,市委、市政府早已考虑周全:车辆给予相应补偿;下岗失业人员,可自愿签订协议,领取一次性扶持就业资金9000元;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近千名三轮车主重新上岗,彻底解决三轮车主在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响应政府号召不吃亏!”一位三轮车主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既帮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我市大力实施技能培训援助就业。结合培训对象特点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特别培训。如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远程培训试点。通过先进的电教设备将高标准的培训引入到农民身边;启动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对困难企业在岗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启动劳动预备制培训试点,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启动现役及退役军人培训试点工作等。还针对残疾人、劳教人员、大龄女工等开展培训。同时,坚持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市县培训基地带着师资、设备到乡镇、村屯开展维修电工、焊工、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据统计,四年间,我市共培训城镇劳动力44586人;培训进城务工农民25746人。

创业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涉及人群众多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服务于这项工程。四年来,我市以政策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培训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政府推动就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主动创业的良好氛围。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放宽创业限制。健全和细化小额担保贷款、税收等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扶持政策;高度重视创业孵化工作。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建立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创业孵化基地扩大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四年间建立孵化基地6家,吸纳561家企业入孵,共带动2400人实现就业。

此外,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以就业失业登记为龙头,连接就业培训、城乡就业、困难援助、创业支持等各个环节的“大就业”工作链条。相关部门紧密联动,统一数据入口,将就业失业登记作为全市人力资源信息唯一入口端。实现了“4050”人员与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即缴即补。通过就业失业登记认真做好就业失业信息监测工作,直报国家人社部。在全省率先开展《就业失业登记证》年审工作,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实名制动态监管。(记者 张元)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