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甘肃清水:统筹城乡建设 夯实小康基础

2013-12-30 09:11:02  来源:清水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2013年,清水县以建设轩辕文化历史名城、天水生态旅游“后花园”和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积极落实“1234”发展战略(围绕建设西部生态文化旅游中等城市的一个目标,做好县城发展和城区功能布局两个规划,狠抓市政设施、市民素质、美丽县城三大建设,打造经济发展龙头、轩辕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福地、生态旅游花园四大平台),在城区紧扣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两个重点,加大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在乡镇按照突出特色和完善功能两个目标,突出路网改建和市场建设工程,全力提升城镇化水平,17乡镇小城镇各具特色,竞相发展,城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定位,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有序推进县城三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天河酒业、金河城市广场等四个片区的拆迁工作,启动实施东部新城区集中供热等13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85亿元。有序推进红堡崔刘等11个新农村建设和17乡镇小城镇建设,打开了城乡建设新局面。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8.74%。交通道路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庄天二级公路过境段和上邽大道、温泉大道全线通车,山门至玄头34公里路网改造(其中清水境内31公里)、清社路等8条132公里水毁道路修复和27.5公里的草丰路应急抢险通道建设进展良好,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8条1565公里,260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168个村全部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大力开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制止乱搭乱建53起,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751.65平方米。特别是随着轩辕大剧院、永清路提升改造、轩辕湖、上邽大道、温泉大道等一大批城建项目的竣工使用和“整治城乡环境、推进三城联创、建设美丽清水”活动、千棵大树进城、“一池两改三化”工程的深入开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荣获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命名。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重点推进红堡镇崔刘村等10村736户新村建设,唐杨村、倪徐村、杜川村已全面竣工入住。崔刘村一期工程、秦亭镇赵尧村一、三、四组群众住房主体完成,新城乡方湾村、白驼镇姚黄村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已累计建成新农村122个,37313户15.6万多人住进新居。投资30多万元在红堡镇唐杨村等5乡镇18村实施村庄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农村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优化。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庄天二级公路、汤浴河上游沿线、13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重点村实施“一池两改三化”工程,新建垃圾池185个,改造危墙14093.5米,粉刷涂白6.4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88间,绿化面积14855平方米,栽植绿化树种10.17万株,安装路灯290盏,硬化巷道3.7万平方米,18乡镇已完成37村的“一池两改三化”工程。结合全县开展的千名科级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1028名下基层干部深入到1028个自然村,集中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村庄环境整治覆盖到每个自然村、每家每户,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

城市管理不断规范。积极推进“三城联创”,启动实施了“美丽县城”建设,不断加大城区环境整治力度,城区公共秩序进一步规范,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启动实施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城区“八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清水县城乡建设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一是全力建设美丽县城。抓好县城总体规划,建成东城区集中供热、城区自来水管网扩建工程,启动火车站广场、西华路拓宽改造工程,实施商务中心、迎宾大道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工程。巩固、提升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二是切实加强交通建设。重点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县城至山门公路改造和2014年通畅工程建设,力争2014年总里程达100公里以上。启动一级汽车客运站为主的场站建设和乡镇区域交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建养管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大小城镇开发力度。按照“六个一”标准,继续抓好红堡等17乡镇小城镇建设,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化水平。四是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重点抓好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18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努力将牛头河流域、庄天二级公路沿线建设成为新农村示范片带,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五是继续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重点抓好红堡镇崔刘村等村的“一池两改三化”工作,创建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五美”新农村,努力建设乡镇景区化、村落景点化的美丽乡村。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