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泗阳,处处是红火热闹的场景,特别是在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持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实现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泗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海红说。近年来,该县围绕“全国有名、全省一流、宿迁第一”的目标,强势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后建设了省、市级农业产业园和台湾农业合作创业园,综合服务中心,“三新”展示中心等园区标志性工程。
特色园区遍地开花
在新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块块杨树板材经过七八道工序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在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儿童益智玩具。
有“中国意杨之乡”美誉的泗阳,正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木制品精深加工,打造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兴木业基地。
12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泗阳县木业园区,只见徐淮公路两侧,一家家木制品加工企业鳞次栉比,一辆辆满载木材或者胶合板、木地板的车辆进进出出,一处处工地正在紧张施工,“木业走廊”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
据介绍,像新盛工艺制品这样的木材加工企业,在泗阳已经有7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9家。全县木材加工能力超过170万立方米,其中精深加工能力40万立方米,2012年实现产值137.33亿元。该县杨树产品已拓展到各式家具、木门、多层胶合板、中高纤维板、细木工板、异型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人造科技木等40余种,销往欧美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催生出顺洋、福来临、德华兔宝宝、多丽世家等数十个国内知名品牌。如今,杨树已经成为泗阳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
今年以来,泗阳紧紧围绕打造农业强县目标,按照“扩量与提质并举、园区与龙头共建、品牌与市场齐抓”总体思路,重点聚焦黄河故道和成子湖两大片区,全面推进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和扶贫开发工作,设施蔬菜、食用菌、优质稻米、生猪、杨木加工5大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县有示范园区,镇有核心板块,村有特色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已现雏形。
该县坚持用产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在黄河故道区域内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0万亩的农业产业园,先后成功创建以食用菌、蔬菜为特色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苏台(泗阳)农业合作创业园,着力扶持华绿、宏源、民乐、大禾、瑞信等一大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昔日产能低下的黄河故道两岸已成为该县现代农业的示范区、高效农业的特色区、循环农业的试验区、现代农民的创业区。
目前,2.3万亩的园区核心区已全面建成,发展设施栽培1.3万亩,入驻企业48家,年可生产各类蔬菜瓜果10万吨、食用菌8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
菌菇产业“领先全国”
跨过徐宿盐高速,沿245省道向南行驶,可见道路两旁一排排现代化厂房与各式大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创建一流产业园区”,以橙、绿两色为主色调的“江苏泗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标牌矗立在路边,上面标明了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民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宏源菌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位置。
12月12日,从泗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华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出的运菇车辆排成长龙。泗阳县副县长刘娟介绍,位列全国金针菇行业产量第三名的华绿日产量达85吨,其中华茂为该公司在该县建设的第2个食用菌工厂。
“这个采下来就可以吃了,无化学成分,口感很好。”在华茂农业育菌室,前来参观的人员现场吃起了金针菇。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养朝介绍,该公司引进先进的食用菌生产线和优质菌种,利用生物及工程技术,控制光、温、湿、气等环境要素,采用液态菌种接种技术,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每日生产13万瓶计55吨金针菇。三四期投产后,产量可达150吨,产品销往上海、东南亚等地,企业将于2014年上市。
近年来,泗阳县强势发展菌菇产业,在与省农科院共同建设泗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研究中心、省农科院泗阳设施蔬菜(食用菌)研究中心的同时,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食用菌生产线、生物技术和优良菌种,云禾源、华绿、宏源等12家食用菌企业,全部实行标准化、自动化、全参数控制下的流水线生产,日产优质金针菇、杏鲍菇等200余吨,到今年底,全县日产菌菇将突破3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园艺产业“富民增收”
离开华茂农业,车子顺着245省道向南行驶,路两边几十个现代农业项目一个挨着一个。说话间,车子来到“国润农业·大观园”。
“大观园”内,基质栽培、管道栽培、气雾栽培、基质滴灌栽培等新模式令人叹为观止,三五成群的人正在饶有兴趣地参观、拍照、讨教。知情者说,他们中间除了外地的参观者,不少都是本地的农民。
“没想到庄稼不要土也能开花结果,茄子、西红柿还能做成盆景,黄瓜在温室里还能长生不老。”来自临河镇的农民老刘说:“我们来这里,不只是看稀奇,开眼界,还想跟专家学两招。”
在新品种展示中心,试种着从欧洲、台湾、上海等地引进的夏之光莴苣、黄秋葵、玉菇甜瓜、礼品南瓜等108个果蔬新品种,旨在让农民通过产量、品质和效益对比选购果蔬新品种。
“大观园”将种苗企业、科研单位与生产大户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了“三新”成果的就地转化,推进了该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室外秋风瑟瑟,室内春意盎然,50万盆摆放整齐的百合花含苞欲放,这是江苏瑞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一个车间。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投资4.5亿元、占地总面积1700亩的瑞信,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为依托,专门从事鲜切花生产,一期年生产玫瑰、百合等鲜切花1000多万支,蝴蝶兰、凤梨等150万盆。该公司还把日光温室大棚租给农户栽种,为农户提供种球、技术、销售等服务,带动农民增收2700万元以上。
如今,泗阳县以瑞信农业、国润农业等农业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日光温室、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设施园艺项目,全县拥有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26个,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