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耀州区统筹城乡之青龙社区 幸福从这里起航

2013-12-20 09:21:02  来源:西部网  作者:朱云

走进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青龙社区,可以看到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街道和风光一体的照明路灯,还有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以前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庄美,庭院齐,街区净的和谐景象。青龙社区农村环境得到历史性改变、农业得到历史性发展、农民的笑脸幸福绽放。

幸福,成为近年来青龙大地上叫的最响的关键词。

这一切伴随着统筹城乡的深入推进而来。

幸福启程:转移政策暖人心

谁都无法想象,在青龙这片幸福和谐的土地,群众原来的生活仅仅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在为生计而奔波忙碌。

王春平是土生土长的青龙村村民,在搬到新居以前,家里住的是土坯房,每逢下雨天,家里像破了洞的雨伞,这头堵了那头漏。由于缺乏灌溉设备,家里的10多亩旱地收入微薄,根本没钱修缮屋子,生活过得很窘迫。2008年青龙社区开工建设,2009年王春平一家搬进了新居,看到宽敞明亮、干净整齐的新房子,一家人乐开了花。加上自己的努力,如今拥有5亩果园,生猪存栏80多头,一年下来收入7万元左右,生活较以前大不同了。王春平说:“现在自己的房子和城里的楼房也差不多,该有的都有了,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自己也算是个城里人了。”

2008年开始,青龙社区紧紧抓住统筹城乡首批试点建设机遇,对农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发展、乡村绿化等进行了全面改造,青龙中心社区从“纸上蓝图”变为了“地上现实”。现有178户居民迁入新居,配套启动移民安置区建设工程,配套建设有学校、卫生院等功能区,全力为当地老百姓打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居住地。

幸福转身:青龙人的致富路

祖祖辈辈靠种地生活的农民,如果失去了土地,会是怎样呢?今年44岁的杨小建于2009年积极响应移民政策实施了搬迁,现已入住青龙社区。为了能在生活得更好,家里的十几亩地早早的承包出去,他毅然到延长石油去上班,因为他工作认真、踏实,公司将他任命为队长,由他负责其中的一个队。由于需要人手,杨小建想,现在我的日子已经不错了,何不让他们和我一块干,一起致富呢?于是他召集了20个老乡跟着他干活。通过杨小建这么一带,这些老乡一年下来也能挣上七八万块钱,家庭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咱们现在区上的政策就是好,杨小建人也好,像我们村一些年轻人,在外头工作不好找,在家又闲不住,通过杨小建,他带出来一批人,活儿轻松不说,还能挣钱,一个比一个日子过得好,从原来的农村搬迁出来还真是搬对了”青龙社区的主任付新民高兴地说。

幸福生活: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让村民有更好的条件开展文化活动,青龙社区建设文化宣传室、健身娱乐广场、图书阅览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活动阵地,充分满足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组建了舞蹈队、扇子舞队、秧歌锣鼓队等,广泛号召辖区内的能人、才人参与进来,一支支具有特色的文艺队伍在这里诞生。

盛夏的夜晚不再枯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个个雅俗共赏的节目让前来观看的群众乐开了怀。演出活动的所有演员都是由居住在青龙社区的转移农民组成,所有节目都是农民文艺队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新阶段群众的精神风貌。(通讯员 朱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