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你们的生活有着落了!”昨天刚到弋江区火龙村村民王增木家中,魏东就赶紧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一家服装厂正在招工,月工资2000多元,如果王增木愿意,他可以帮忙牵线搭桥。
火龙街道撤镇设街前,王增木一家人靠着一亩三分地为生,种了几十年地稍微有些积蓄。后来,他们虽成城里人,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有效提升。今年,儿子在家修房子时致残,一家子因病致贫,生活陷入谷底。就在他们陷入绝境的时候,政协火龙委员组的魏东得知这一情况,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家人的生活。
魏东是我市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想到最便捷的办法——为这家人介绍工作。得知王增木懂得裁缝技术,他开始在市里寻找服装企业的招工机会。通过朋友介绍,他为王增木找到了三山区的一家服装厂。魏东说,“送些慰问金只能让他们缓一时之急,只有介绍工作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摆脱生活的困境。”
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中,如何真正满足他们的诉求,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江城,对新农民的支持与帮扶不再简单停留在“慰问”“关怀”的层面上,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帮他们思考创业富民的“金点子”,已经逐渐成为我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这些‘金点子’,有效解决农民‘转身’的后顾之忧。”对于新型农民的未来,火龙街道相关负责人有着深切的期盼:一方面,开展“政协委员进农家”等活动,结合群众需求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一对一”长期有效的帮扶,帮助群众理清创业思路,在信息、技术、资金方面予以协调支持。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成立了火龙街道职业培训学校,培训车工、汽车维修工、家政服务员、物业管理员等基层岗位人员,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帮助。
城乡差距缩小了,农民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近年来,我市在城乡之间统一配置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在这一过程中,无数“金点子”帮助农民就业创业,不仅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还吸纳大量农业劳动力,促进土地流转。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