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按照眉山市委、市政府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变”的安排部署,四川眉山市旅游工作突出“四有”目标,扎实推进“以游为主、统筹城乡”。全年投入44.9亿元发展三产经营项目1415个,提供三产经营“场地” 83.2万平方米,开展技能培训132期4510人次,实现农村居民转变为三产经营者和从业者3.57万人,占转变任务3.5万人的102 %,转变人员中纳入社保人员9300人。
一、政府主导优化环境
(一)完善工作机制。市、区县分别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以游为主、统筹城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以游为主、统筹城乡”工作意见(或方案)7个,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引领。结合灾后重建工作抓好规划布局,编制《眉山市灾后重建旅游专项规划》、《洪雅县旅游发展策划》、《青神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七里坪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大旺山旅游发展规划》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策划)、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和乡镇旅游规划共38个,其中,重点旅游乡镇规划20个。
(三)强化品牌提升。以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市为契机,全力推动标准化建设,洪雅县创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县,七里坪创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黑龙滩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检已达标,洪雅县创建全省旅游强县工作待省上检查验收。
二、项目带动助力转变
(一)坚持景区带动。以旅游园区大会战为契机,强力推进黑龙滩长岛、仁寿三岔湖、瓦屋山、七里坪等32个重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入71.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70亿元的101.7%,其中,重点旅游景区完成项目投入55 亿元。全市以景区项目建设用工、景区服务从业用工、安置转移等为重点,共吸纳解决了上万名农民就业转移。
(二)壮大乡村旅游。依托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加快开发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不断壮大乡村旅游。全市全年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目标任务15亿元的112%,接待游客250万人次。仁寿县乡村旅游示范县复核顺利通过省检,全市新创建了7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和12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新评定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3家,新评定星级旅游厕所16个,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15个,引导近3000名农民实现就地转变。
(三)打造旅游集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结合旅游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集中打造仁寿黑龙滩镇、文宫镇、彭山江口古镇、洪雅柳江古镇、高庙镇、青神汉阳镇、丹棱张场镇等特色旅游集镇。强力推进旅游集镇风貌改造和功能分区建设,大力建设商贸、娱乐、餐饮和零售等旅游三产项目,完善集镇旅游商贸产业链,新发展三产经营户760户。
三、创新模式典型引路
全市旅游业积极探索“旅游景区开发+农村居民转变”、 “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居民转变”、“旅游集镇建设+农村居民转变”等8种转变模式,总结出了“柳江样板”、“梅湾模式”等典型转变经验。重点培育了黑龙滩镇、柳江古镇等19个市、县“以游为主、统筹城乡”示范点,其中,黑龙滩镇以长岛天堂洲际酒店营业为契机,安置农户就业270人;柳江古镇通过丰富旅游业态加快引导农户创业就业,实现转变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