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中,昆区以打造自治区城乡统筹示范区为目标,从发展规划、产业支撑、打造试点出发,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
高点定位 绘制新蓝图
昆区编制完成了《昆都仑区空间布局规划》、《昆都仑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昆都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昆都仑区南部区、北部区及卜尔汉图中心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金属深加工园区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方案,不仅为昆区的空间布局和开发建设提供了战略依据,同时也完善了昆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
目前,昆区南部区、昆河两岸等重点区域建设有序推进,中心集镇、城边村、城中村等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使昆区城乡发展从蓝图到落地愈见清晰。
而全新的“一河一带四区”新格局,即通过三期治理把昆都仑河两岸建设成集休闲、生态、娱乐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区;在南部区已建成规模的基础上,将昆都仑北部区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带;在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把昆都仑北部地区从东至西依次规划建设并培育形成商贸流通服务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都市有机特色农业区和食品加工园区,为昆区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产业支撑 增添驱动力
近年来,昆区工业化不断加快,规划建设的37平方公里的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初具规模,形成了钢铁、不锈钢、稀土冶炼、钢铁物流四大优势产业集群。金属深加工园区依托“国家钢铁及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内蒙古稀土钢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品牌优势,全力打造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今年1-10月份,昆区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42.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0.34亿元,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1.46亿元。
在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下,昆区城乡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南部区、昆河两岸等重点区域建设有序推进,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的保利香槟湾、东亚香堤丽舍、滨江国际等商住项目全部开工。北部区依托交通优势,正全力打造物流配送集散基地。
按照“接二产、连三产”发展思路,昆区全力推动农牧业与绿色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以绿色果蔬生产、花卉种植、特色养殖、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牧业,建设都市有机特色农业区和食品加工区,提升种养业经济效益,促进农牧民多渠道增收。
试点先行 打造村镇新面貌
作为2012年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甲尔坝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共投入5.7亿元引进并建成了新东方汽车城、“居然之家”、三森建材城等5个集体企业,年收入达到3500万元,预计到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5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8万元,经济的发展解决了甲尔坝村2000多人的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良性循环。
同时,甲尔坝村加快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目前,甲尔坝村已建成二层别墅271套、多层住宅楼300多套,有585户村民迁入了新居。从2006年开始,甲尔坝村为村民发放种植补贴,到2012年每人达7000元;为60岁以上的村民加发养老生活补贴每人每月300元;为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养老金;拓展了暖气费减免、困难群众特殊资助、大学生助学奖等福利政策。
同样被评为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的卜尔汉图中心集镇曾因包钢尾矿坝排污而受到污染。为彻底改善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包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包钢尾矿坝周边五个村实施整体搬迁,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统筹建设住宅楼22.3万平方米、商业配套设施3万多平方米的卜尔汉图中心集镇全部建成。从2009年起,卜尔汉图镇连续五年为五村村民每人每年发放4000元生活保障金,将五村失地村民的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对农村牧区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将搬迁村户籍内村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至此,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