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工业园区成立于2008年初,近六年来,园区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培植重点产业,基础设施、财政税收、产业发展、经济指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实现了由规划到建设、由平面到立体、由投资到投产的变化。2011年,园区成功跻身自治区“百亿园区”行列。在自治区2011年度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优秀园区评选中,名列第二。园区还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第六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和自治区承接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定位更加明晰
九原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和不懈探索,发展思路和产业定位逐渐清晰起来。
“本着错位发展、科学建设的原则,园区要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等比较优势,以发展现代化工业集聚区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化的要求,主动承接神华煤化工、包钢、希望铝业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努力培育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轻量化的‘三新一轻’产业框架,着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型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新型工业集中区、包头市及九原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这就是园区的发展定位。”九原工业园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规划体系逐步健全
九原工业园区围绕园区发展思路和产业定位,先后编制完成了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化工、金属、高新技术、专业化市场等5个板块3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同时,神华以东约1.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当中。“这些规划都为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项目的落地节省了时间。”九原工业园区负责人说。
基础配套日臻完善
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九原工业园区克服资金、技术等诸多困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招商引资竞争力。
近六年来,累计投资约17亿元,收储土地2.4万亩,完成了30公里主工业供水、16公里辅工业供水、6公里北部排洪、25公里“四横四纵”道路及管网配套工程,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供电、供水、天然气、通讯、绿化等工程。同时,开工建设了投资5亿元的园中园标准化厂房项目,建成后,对于加快引进中小企业、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区已达到15平方公里,在原来一片荒芜、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断头路的基础上,建设形成了内部路网闭合循环、基础配套基本完善、绿化亮化全面推进的新型工业园区。”九原工业园区负责人说。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九原工业园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引进实施了一批对当前有拉动、长远有支撑、链条能延伸的大项目和好项目,初步形成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集群化产业格局。
近六年来,累计引进重点工业项目70个,协议投资4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5个,基本形成了“投产一批、竣工一批、建设一批”的发展势头。2012年,营业收入达到144.8亿元,同比增长25.9%;完成工业总产值148.1亿元,同比增长19.2%;完成工业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同比增长17.4%。
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园区从2008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发展到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少年儿童,要想长成身强力壮的成年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九原工业园区负责人说,园区确定了最近几年的发展思路,即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套功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构建“三新一轻”产业框架,努力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完成“双百亿”工程目标任务,将园区打造成为产业化集群、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的国家级轻量化材料产业基地。
“根据这个发展思路,园区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构建四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即以神华煤化工为龙头的新化工产业集群、以明拓铬铁为龙头的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国瑞炭谷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翰德光电科技园区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煤化工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到2017年,园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2家,财政税收达到10亿元,建成自治区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在自治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园区中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升。”九原工业园区负责人说。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