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张湾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域一体、城乡统筹,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日前, 张湾区委书记朱芳如是说。
今年以来,张湾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区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取得可喜成绩。
全域规划促老基地完美转身
在红卫街办老家沟安置区,一期2号楼建设已竣工。年底前,首批工业园区拆迁群众可入住新楼。
作为东风公司的发源地,张湾在历经40多年风雨后,老城区、老街道、严重老化的基础设施和广泛分布的城中村、棚户区,使城市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如何突破?怎么突围?张湾区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增长极的定位,以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征迁安置为突破口,由区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团赴江苏、四川、陕西及湖北仙桃、襄阳等地学习借鉴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经验,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2012年以来,经过调查摸底和科学论证,全区统筹谋划了25个城中村改造安置区,涉及34个行政村48207人。目前,已启动17个安置区项目建设,新建安置区1157.83万平方米。
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张湾区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推进旧城改造,实施“退二进三”工程,建设汉江路、公园路、东岳路等特色街区,在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中心集镇和中心村规划构建“阶梯化”新型城乡体系,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老基地完美转身。
多点发力让美丽乡村魅力四射
平坦的通村公路, 漂亮的太阳能路灯,别致的民居点缀在西沟乡潺潺溪水与翠绿青山间。西沟乡西沟村村民李启荣的家就在这里。用李启荣的话说,以前的老房子、泥巴路与现在简直没法比。
西沟村的变化,得益于张湾区实施“消危减土”工程。为建设美丽乡村,今年起,张湾区将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实施“消危减土”工程, 有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探索扶贫搬迁安置新模式。工程计划安置群众1200户,分两年实施,全部实施集中安置,今年底前力争520户农民喜迁新居。同时,全区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村容村貌更加亮丽、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完善,该区乡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新型农业引领城乡统筹共进
花果街办百龙潭景区旅游索道正在调试之中;黄龙镇斤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加紧建设;西沟河生态景观已具雏形……围绕服务城区,对接发展,张湾区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不断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都市休闲农业、现代精品农业,引领农民增收致富。高标准编制完成西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打造以黄龙旅游度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西部组团发展的旅游产业;加快四方山扩园升级、牛头山景观建设;进行土地流转,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今年以来,该区投入资金950万元,新建蔬菜大棚800亩;发展蔬菜、苗木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投资1300万元改、扩建花果街办农村中心福利院等5所福利院。
“今后我们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增加群众幸福指数上出实招。”张湾区区长刘宇飞说,“张湾将抢抓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等机遇,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