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新路标”

2013-11-20 15:12:49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张晓艳 马利军

从准格尔旗的薛家湾镇向东北行驶,将绵延的山丘甩在身后,便到了一片开阔之地,再继续前行6 公里左右,就能看到日夜奔流的九曲黄河,这在以沟壑丘陵为主要地貌的准格尔旗来说,确实可算的上一块“宝地”。

就是在此,2006 5 20 日上午,在礼炮声中,在北方的暮春时节,大路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了。彼时的大路,地处库布齐沙漠的东端,沙丘连着沙丘,农牧业带来的微薄收入并不能慰藉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人们,一声声叹息总是裹挟着砂砾拍打着农家的窗棂。

而今,随着大路工业园区落地生根,沉睡的荒原被满目的绿色唤醒,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在阳光下闪烁着黝黑的光泽,塔楼林立的厂房在轰隆隆的机声中不断延展着高度……

在有限的时空聚合了众多的发展优势,在煤产业链上做深、做精,让产业之间环环咬合,在煤炭效益低迷期的成功“突围”,这或许才是大路园区这篇大文章的“核心思想”。细细读来,细细品味,其中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脉络渐次清晰。

一定时空里的优势“聚合”

大路工业园区选址在荒无人烟的阿拉不拉荒滩上,绝不单单取决于这是准格尔旗少有的平坦之地,这里的显在优势聚合起来便是无限的发展潜力。

“这里具备了做大煤化工产业的最好条件,离原材料近,不缺水,交通便利。”沿着地图上大路煤化工基地的边界周围,园区管委会副书记杨颖新介绍着大路工业园区得天独厚的创新发展“资本”。

区位优势,大路工业园区处于呼包鄂金三角和蒙晋陕能源富集地区的核心地带,紧临呼包银榆和京津冀经济圈。距呼和浩特87公里、包头160公里、东胜150公里,北京600公里、天津港700公里。

地理优势,大路工业园区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人口稀少,荒地多耕地少,开发成本低。

交通优势,大路工业园区距离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75公里,呼大高速等多条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呼准铁路、沿河铁路在园区接轨互通,并建有何家塔货运站,产品及原料运输通过园区自备铁路直接输送。

煤源优势,准格尔旗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预计1000亿吨以上,煤炭资源富集。大路工业园区周边有神华准能黑岱沟、哈尔乌素和蒙泰不连沟、伊泰酸刺沟等千万吨级大型煤矿,距蒙泰不连沟煤矿仅4公里,原料煤可直接用皮带输入厂区。

水源优势,大路工业园区东临黄河,年径流量为150200亿立方米,水源充足。

相对于以上的“固定资本”来说,“流动资本”具有更大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这便是创新型的科技与人才。

为了将“流动资本”转化为“固定资本”,大路工业园区在产学研建设方面可谓是“巨笔绘新图”,不断实现层级提升。经国家发改委授牌成立的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研发中心2万吨煤炭分级液化中试装置顺利试车;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落地建成;组织成立了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产学研创新基地、大路煤化工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路基地、地方企业联合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中心和内蒙古鄂尔多斯联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7个科研中心。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优势,便是政策优势或者说是改革发展的主基调所释放的“红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提出,为大路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和全区铝循环产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条循环链的产业“转身”

在大路工业园区,茂盛的灌木绿化带镶嵌着平坦的道路,延伸到各个热火朝天的厂房。在占地78平方公里的南工业基地,是煤化工的“领地”,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及下游精细化工产业正在改写着“卖炭翁”的历史;在面积为62平方公里的西工业基地,是煤电铝循环产业的主阵地,煤—电—铝及下游产品深加工产业,让煤的生产附加值一路飙升。

从原煤到甲醇再到烯烃,产业链并没有终结,内蒙古特弘众普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处在下游等待“大鱼”的“姜太公”。

在该公司的厂房里,一块块画面均匀、无光污染的LED复合导光板在工人的手里经过流水作业后,被包装成型。“我们的生产量很大,每天都在300500片,以前都是进口原料PMMA板,成本大,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新技术,利用园区内生产的烯烃就可做生产原料,成本大大降低。未来,我们不仅制造复合导光板,还是原材料的制造商。”生产工厂的厂长肖发秀告诉记者。

肖发秀所说的“新技术”便是利用国内10月底刚通过鉴定的甲醇生产烯烃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大路工业园区实现甲醇—烯烃—MMA(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PMMA板—复合导光板的完整产业链生产。特弘众普的“加盟”,让黑色的煤实现了绿色转身,既解决了烯烃的市场问题,又缩短了从煤变成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的建设周期,形成了完整煤化工产业链。

只有产业链的紧密“咬合”,才能实现产品的精细化生产,才能让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最大的增值。

目前,园区正在以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理念,重点打造新型煤化工和煤电铝两大主导产业。具体包含十大产业链:一是发电和煤制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链;二是煤制油及副产品深加工油品产业链;三是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的聚烯烃产业链;四是煤制甲醇,甲醇制二甲醚液体燃料产业链;五是煤制合成氨、尿素等氨氮化工产业链;六是煤制合成气、甲醇及碳一化工产业链;七是煤制乙二醇、芳烃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链;八是三废综合利用建材产业链;九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十是多晶硅、硅片和导光板等新型材料产业链。努力把新型煤化工培育成准格尔旗的重要支柱产业,把煤电铝一体化循环产业打造成准格尔旗的新型产业,形成完整多元的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

一笔经济账的效益“突围”

走进南工业基地的久泰能源有限公司的二期施工现场,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施工人员在几个巨大的反应器前忙碌着。“现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的市场前景很好,我们得抓紧赶工期,尽早能投入生产。”项目办经理卢振林说。

卢振林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吨原煤的价格是240-250元,每1.66吨煤可以生产1吨甲醇,每吨甲醇的价格为2100元,今年的价格虽有回落,但远远高出出售原煤的收入,如果生产二甲醚,价格至少在4000元;加工成烯烃就是10000元,利润空间更大。去年久泰年产甲醇100万吨,年纯收入达到2.7个亿。

久泰能源于2007年在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开工建设一期10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并于2010年正式投产。今年19月份,久泰生产甲醇77.21万吨,一个月的利润近4千万,真可谓是“日进斗金”。目前,企业又在建设年产二期60万吨烯烃项目,工程量已经完成了60%,计划2015年建成投产,可年产60万吨烯烃(25万吨聚乙烯、35万吨聚丙烯),丁二烯6万吨、丁烯-12.5万吨、MTBE 0.6万吨,油品和液化石油气6万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3.6亿元,利税31.5亿元。

与南工业基地一样看到前景的西工业基地,同样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2012年8月2,中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产业化示范项目在大路工业园区的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举行奠基仪式,成为园区内又一具标识性的项目。中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产业化示范项目将形成高铝煤炭→电力→粉煤灰→氧化铝→铝液→铝深加工→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准格尔旗东部准格尔煤田探明储量为267亿吨,煤炭中氧化铝含量达1013%,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中氧化铝含量高达4051%,潜在氧化铝含量约30亿吨。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基本可以替代我国铝土矿和氧化铝进口。据统计,目前准格尔旗高铝煤炭产销量已达到1亿吨左右,可提取氧化铝约1000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千万吨级煤电铝基地生产需求。另外,从技术层面看,神华4000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中试成功,华电5000吨氧化铝、开元1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东源1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将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准格尔旗已形成神华酸法、大唐碱法、开元铵法3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技术路线,掌握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核心技术。

不可多得的资源禀赋开启了煤电铝一体化发展的大门,让大路工业园区成为在“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路径上的先行者。

截至目前,华电5000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开元1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东源煤电1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3个中试项目稳步推进。拟建项目7个,其中,2013年新开工项目有:中铝20万吨氧化铝、神华50万吨氧化铝、乾恒兴90万吨铝基新材料及2×660MW自备电厂、大唐50万吨氧化铝及2×350MW动力车间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项目有:开元40万吨氧化铝、同晟电力100万吨氧化铝、东源煤电50万吨莫来石项目。

按照规划,煤电铝一体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成后,电力装机容量超2000万千瓦,氧化铝产能超1000万吨,电解铝产能超500万吨,总投资超2000亿元,实现产值超1500亿元,利税290亿元。目前,基地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进入基地涉足煤电铝一体化的企业有:中铝、神华、华电、大唐、同晟、开元、鄂尔多斯集团、锦江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

截至目前,大路工业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37个。包括建成项目7个,在建项目19个,拟建项目11个。投产及在建工业项目总投资1730亿元,现已累计完成投资332亿元。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工业增加值35亿元,销售收入73亿元,税收4.5亿元。20131-9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4.99亿元,销售收入75.37亿元,上缴税金12.22亿元。

地广厚而载华岳。在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大路工业园区奏响了从依托资源到延伸资源再到超越资源的变奏曲。到“十二五”末,园区力争电力装机容量超1000万千瓦,煤化工产品超1000万吨,氧化铝及铝产品超500万吨,工业项目投资总额超15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到“十三五”时期,将园区打造成为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区。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