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末了,柯亨锦的“贷款综合征”又开始隐隐发作了。对这位晋江某儿童用品公司的董事长来说,每年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进出银行,递交一份又一份贷款申请。
“从银行贷到款很难,晋江许多小企业最后都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的款。”柯亨锦告诉记者。
对于很多缺钱的民营企业来说,如果不选择高利率的小额贷款,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资金链断裂。而虽然有些民营企业不缺钱,但它们却只能在竞争激烈的一些行会里厮杀,那些高利润的行业可不是民营企业想进就能进的。
3年前,在柯亨锦创立公司最艰难的时候,几乎没有得到过银行的帮助。
“那时候找银行贷款,银行要抵押物,我们没有;银行让我们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也要抵押物。就像一个死结,怎么都找不到解决方法。”柯亨锦说。
在租来的厂房里,没有专利、没有土地可以抵押的柯亨锦,为了几百万贷款四处求人。但即使是在中小企业扎堆的福建晋江,面对刚刚诞生的小公司,金融机构也并不那么温和。一些银行甚至要求柯亨锦在贷款之前,先缴纳50万元的信用费,否则贷款免谈。
“后来品牌做起来了,规模也越来越大,贷款相对容易些。不过,贷款成本还是比想象中要高。”柯亨锦说。
“贷不到、用不起——融资难卡住了我们的脖子。”河北鹏远集团董事长朱立秋提到贷款问题也是深有感触。
在
不少中小企业主抱怨,不仅银行利率上浮,融资时还被要求支付“账户管理费”、“融资顾问费”等多项费用。即使获得贷款,也无法获得全额现金贷款,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承兑汇票代替。不少企业为缓解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选择民间借贷,支付高额利息,融资成本更加昂贵。
“中国的银行贷款结构有问题,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小微企业,基本上贷不上款。”小肥羊总裁卢文兵在面对媒体的时候直言不讳。
“民营企业在银行系统融资往往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以购置生产用地为例,企业是缴纳了土地出让金才能拿到土地证,而银行却要有了土地证才能融资,企业融不到资就拿不到土地证,一环扣一环,看似合理,却难死了企业。”河北省浙江商会会长黄建厅在上述会议上表示。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