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三园一区”是广元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以园区大发展促进经济大跨越,各类园区规划要坚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秦巴山区连片扶贫规划等的有机衔接,发挥县区在规划制定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园区规划统筹、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注重县区间、园区间的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协作发展。要突出主导产业建设重点园区。要紧紧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一批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重点园区,增强园区投资的“雪球”效应。
在新型工业园区上,要围绕“5+2+1”特色工业体系和空间布局,集中力量发展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电子机械、建材、金属等支柱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新型工业园区,着力打造以国家级经开区为“极”、重点特色园区为“点”的“一极多点”工业园区格局。
在现代农业园区上,要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组织建设“六位一体”,坚持“统一规划、确立主导、整合资金、组装配套、成片成带、梯次推进”理念,按照“3+5”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贯穿始终,巩固提升三大传统百亿产业,大力发展五大特色百亿产业,做到“一园一主业、多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着力打造一批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相关产业相配套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和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前不久《四川日报》报道“叙府茶”变“天府茶”的新闻,一字之变,充分体现了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趋势,这也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最好启示。在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上,这几年我们抓得也不错,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我市调研时,对我们整合“米仓山茶”品牌的做法非常肯定。今后,我们更要抓紧以“广元七绝”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的整合发展,打造领军企业(集团)。
在文化旅游园区上,要深入挖掘以蜀道文化、女性文化、三国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广元地域特色文化,以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为依托,加快十大项目、十大园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园园成景、多园成极、以点带面,切实巩固提升“剑门蜀道、女皇故里”品牌,促进文化旅游大发展。
在城乡新型社区上,特别是农村新型社区,首先要有产业。我们讲“产村一体”,前提是产业,没有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社区的繁荣就是虚幻的、不可持续。在民居的改造和建设上,要摒弃传统的“夹皮沟”、“火柴盒”、“军营式”的新村社区建设模式,打造“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庭后院、瓜果蔬菜、鸡犬相闻、鸟语花香”的生态小康新村;在环境的打造上,尽量保持原生态,不搞大挖大填;在民居风貌外观上,不追求过分的整齐划一,不搞大拆大建;在功能完善上,既要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功能,又要体现农耕文化、农村地方文化等元素,不搞“非农化”、“去农化”。要依托园区建社区,依托产业强园区,依托社区聚人口,依托服务增人气,切实做到产村一体、园区相融、服务配套、互促共融。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