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中国高铁出海提速 相关企业搭乘“快车”

2013-11-05 14:37:05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万斯琴 张钟凯 马勇幼

2004年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相继开通,短短几年间中国高铁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中国高铁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运载人次最多、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近期,中国领导人也多次在国际场合展开“高铁外交”,推销中国高铁,表示愿与他国进行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目睹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后,海外意欲寻求高铁技术合作的“橄榄枝”不断抛来。

中国高铁蛰伏两年海外加速

在经历了“7·23动车事故”蛰伏两年之后,中国高铁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这一次,推动者是国家领导人。

10月25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会见东盟十国经贸部长访华团。李克强对东盟经贸部长从中国南方乘高铁来到北京表示赞赏,同时也鼓励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

此前,我国新一届政府高层在出访东南亚期间曾屡次提及加强高铁方面的合作,并频频向外国领导人推销中国高铁。这是继中俄“贷款换石油”、中蒙“以工程换资源”之后,中国政府推行的“高铁外交”新模式,即将掀起新一轮高铁跨国营销的热潮。

国家领导人密集推动

“高铁外交”频现

10月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谈时表示,中方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建设;两天之后,习近平在会见泰国总理英拉时也强调,高铁和水利设施建设关乎地区互联互通和泰国的国计民生,应该作为合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推动,使其成为中泰友好的标志性工程。

紧接着,1012,在曼谷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英拉共同参观中国高铁展时,向其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建设成就和竞争优势,并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10月17,李克强在北京同澳大利亚总督布赖斯会见时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具有成本优势,希望双方就此探讨开展合作。

李克强总理在两天的时间里共三次表达希望与泰国进行高铁合作的意愿,泰国总理会见时还签订了合作项目备忘录。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铁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这被外界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中国高铁海外加速

或辐射欧美市场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APEC峰会期间以及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前期,中国早就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高铁产业合作协议。

据记者了解,10 2 日,习主席会见印尼总统,两国签署200 亿美元投资合作协议,包括投资15 亿美元参与雅加达30 公里单轨铁路建设;10 月4 日,习主席会见马来西亚总理,设定2017 1600 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目标,并鼓励中国企业参与马来西亚北部发展和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建设。

事实上,东南亚市场的大门早已向中央企业开启。以中国南车为例,东南亚国家铁路部门是中国南车重要合作伙伴,出口泰国轨道交通产品的同时,中国南车还向新加坡出口城轨地铁,向马来西亚出口了城际动车组、城轨地铁以及水泥罐车项目,向越南出口内燃机车、矿粉车等众多项目。

目前,中国南车已经在马来西亚建立了生产制造基地以及产品售后维保基地,并辐射东南亚地区,由产品出口向“产品+服务”转变,全面服务东南亚客户。

10月25,中国北车发布消息称,其为阿根廷提供的宽轨铁路列车近日投入正式运营,运营区间为奥斯至布拉加多市,行程218公里。这也是我国出口阿根廷的首个铁路提速客运线列车项目。

10月28,中国南车发布消息称,日前再次签约印度新德里古尔冈南延线21节地铁车辆,这也是继孟买一号线、新德里古尔冈线两个项目后,中国南车获得的第三个印度地铁项目。

有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无疑,成本相对优惠已然成为东南亚市场青睐中国高铁的优势之一。而高层在东盟推行的新一波“高铁外交”也再一次肯定了中国高铁成熟的先进技术和完备的运营经验。丁冰认为,“中国高铁已得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顺势将辐射欧美市场。”

南北车乘风出海

告别行业“阴霾”

高铁输出海外,对于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铁路总公司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家高层密集“推销”高铁之际,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官方网站也在近日低调“复出”。

从今年3月铁道部被一分为三之后,原铁道部相关的官方网站一直销声匿迹。据业内人士估计,铁总选择此时推出官网也是为未来的高铁走出去提供信息和交流的平台。

除了铁路总公司之外,受影响最大的恐怕要属国内与铁路相关的企业。比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这两家具有中国高铁行业擂主地位的央企,将在高铁出海大潮中分一杯羹。

据透露,中国南车与泰国国家科技研究院共同发起,拟成立中泰联合高铁技术研究中心,“在中泰两国科技部门的推动下,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泰联合高铁研究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高铁技术研发、测试认证、实验和仿真能力、技术人员培训等。

事实上,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是泰国铁路市场的重要供应商,此前中国南车先后向泰国出口过机车、货车等产品,而中国北车也出口过地铁产品。

泰国掀起“高铁热”,中国企业展身手

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的“中国高铁展”,日前在泰国曼谷机场快线玛格讪站开幕,展览将持续一个月,重点是向泰国老百姓展示中国高速铁路的先进技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不仅标志着中国高铁在泰国的推介由政府层面向全国范围辐射,也标志着中国高铁吹响了全面挺进泰国市场的号角。

泰国作为东盟地区的重要国家,在泛亚铁路通道中处于重要位置。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泰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本国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要想在此次经济大潮中占领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泰国政府将这个突破口锁定在“服务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交通运输服务”领域。为此,泰国将努力把自己打造为东盟地区互联互通的交通枢纽,连接起中国等亚洲国家,推动本地区南北经济走廊和东西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泰国政府高度重视高速铁路的发展,计划于2020年之前新建4条高铁线路,预计总投资约8000亿泰铢(约267亿美元)。

为了让更多的泰国老百姓认识了解高铁,支持高铁发展,参与高铁建设,10月初,泰国交通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速铁路客运站设计大赛。所有设计作品不仅突出了现代化和实用性,还充分融入了各站点所在府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交通部长猜察亲自为4名优胜选手颁奖并当场宣布,泰国交通部已经将曼谷至清迈高铁项目规划提交资源与环境政策规划办公室进行审议,其他3条线路规划也将陆续送审,他本人相信各条高铁线路的招投标工作会在2014年内开始,同时所有高铁建设项目也将在7年内完工。

中国高铁凭借什么与日、德、韩等国家竞争泰国高铁项目?面对这个提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部主任周黎信心满满地说,中国高铁有着这些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有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前不久,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时,就曾亲自为中国高铁做推介。同时,中泰两国政府还签署了《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同意泰国以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二是中国高铁建设工期合理、成本较低,高铁装备技术先进,价格合理。另外,中国具有集成世界先进高速铁路技术的能力和经验。近年,先后与包括美国、巴西、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起高铁合作关系。三是中国拥有先进的铁路建设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大陆地区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超过9700公里,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四是中国具有在亚热带湿热地区修建和运营高铁的经验。已经建成通车的海南东环高速铁路所处的气候和地质环境,就与处在同一纬度的泰国清迈府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20124月,中泰两国政府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关于铁路发展合作的备忘录》。在两国政府框架协议下,组建了中泰铁路合作联合指导委员会,双方在高速铁路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中方还实施了泰国高铁人才培训计划,目前,中方承办的泰国高铁建设第二期研修班已经圆满结业。另外,中泰双方已经合作完成了曼谷至清迈,曼谷至廊开两条高速铁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米换高铁 中泰创新式合作助中国高铁走出去

■ 梅新育

中泰两国日前签署《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不仅标志着中国铁路产业国际化和泛亚铁路计划前进一大步,而且很可能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增长方式升级的里程碑性事件。正因为如此,这个项目才罕见地引得李克强总理亲自向泰国推销。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对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许多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之所以落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难辞其咎。以印度为例,这个国家近代基础设施建设曾经遥遥领先于中国,其铁路建设启动比中国早31年,中国直到1984年方才达到英属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此后29年,中国铁路持续较快发展,印度铁路建设则几乎停滞。2000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6.9万公里,印度为6.3万公里;2010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9.1万公里,印度为6.4万公里。与此相对应,印度工业相对于中国持续大幅度衰落,而历史上印度工业曾遥遥领先于中国,1949年印度的钢产量曾是中国的近9倍。

因此,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是众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共同的长期迫切愿望。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基础设施技术,这是众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之梦,但绝大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是这一现实,给中国对外经贸创造了增长方式升级、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互利合作的空间:通过资本、技术、管理、设备、工程承包一揽子输出合作,输出中国数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模式和先进技术,中国得以大大提升本国对外经贸的层次与效益,东道国也得以突破基础设施瓶颈的约束,实现持续增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中国的跨越式发展。

今年国际经济环境阴晴不定,中国外贸波动较大,刚刚公布的9月份出口数据再度出现微降,我们需要用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给中国外经贸和先进产业突围。如果说以前的中国只能是国际市场波动的被动接受者,那么,时至今日,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贸易大国、头号外汇储备大国,我们已经有能力通过振兴贸易伙伴国内经济来稳定自己的出口。由于东盟在中国多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是仅次于港澳台的最紧密核心层,中国的“马歇尔计划”首先选择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突破,理所当然,高铁这张国家名片就担任了开路先锋的角色。

当然,中泰铁路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在支付、融资和线路选择方面,中泰双方还需要经历持续的磋商。作为合作中实力较强的一方,我们可以承担较多责任,可以在方案制定中充分顾及泰方的许多特殊需求而做出相应安排,包括大米换高铁;但更大的责任和投入也应当与更宽松的市场准入、更高的预期收益相对称,以期最终实现互利,让中泰高铁合作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样板。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