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广东珠海:共建幸福村居 探路城乡统筹

2013-11-04 09:21:49  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文金 涂力万

沿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足迹,珠海踏上了一场深入而深刻的追梦之旅。这座曾引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正以幸福村居创建为抓手,在这片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绘就美丽乡村、城乡大同的宏伟图画,村居的巨变已然启程。

去年9月,珠海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幸福村居创建工作,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特色文化带动、社会治理建设、固本强基六大工程,系统探路城乡统筹发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化、五年上台阶。”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强调,珠海要经过5年的努力,使农村的产业发展更特色、环境更宜居、民生保障更有力、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推动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珠海在村居建设和产业的统一规划、村居环境的治理、特色产业的发展、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基层村居正朝着“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幸福、社会和谐”的幸福图景大步迈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在乡村的生动实践。

从总体部署来看,珠海幸福村居创建的六大工程等举措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针对性,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基层的率先实践;从发展理念来看,贯穿始终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等内核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带来新的实践;从创建特色来看,全市209个村居也已经成为珠海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转作风、提效能的主平台之一;从建设成效来看,珠海幸福村居建设对于破解当前全国层面普遍存在的乡村经济空心化、乡村文化边缘化、乡村治理空洞化、乡村公共服务失衡化等共性难题,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从今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走向城乡大同——解读珠海幸福村居创建大行动”系列报道,全面解读和呈现珠海创建幸福村居的理念、特色、亮点、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个鲜活的珠海样本。

探索城乡一体 推动科学崛起

70多岁的赵承德是珠海斗门区南门村村民。在他眼中,现在的南门村是“史上最好的”,“不仅村里环境变好了,各种文化休闲设施也多了,还有社工到村里给老人、妇女和小孩提供贴心的服务,现在和城里人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差别。”

让农村的村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正是珠海推动幸福村居创建的目标之一。

当前,珠海正以生态文明建设、“三高一特”产业体系建设、环境宜居提升等为重点,全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珠海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把广大村居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在具体部署中,幸福村居创建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一体化的战略重点,也是扩大内需、推进经济提速提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以及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珠海幸福村居的创建,不仅包括“村”,也包括“居”,即虽以农村为主战场,但处于城市中的基层社区同样列入各项工作范围,受到同等的重视,这是统筹考虑城乡一体的现实注脚。

“珠海必须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否则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将来农村就可能衰退、空心化,也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崛起。”李嘉说。

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也指出,幸福村居是美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幸福村居,就不会有城乡的统筹发展,也不会有珠海的美丽城市和美好生活,必须扎实做好幸福村居创建各项工作。

基层五位一体 引领系统变局

47个村居已完成涵盖空间、产业和生态的发展规划,斗门投上亿元资金推动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使村集体的收入增加几倍,以农村联合党委为代表的基层党建推动所在村村民收入的提高,各示范村利用闲置地建起“网点化”的休闲小广场……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取得成效,珠海基层村居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正迎来全新的变局。

这场变局深入到珠海基层村居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外在的村容村貌变化,也有深层次的基层社会治理、农村经济转型、农民公共服务享受等变化。南门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啸逸说,如今南门村的环境较以前更加干净整洁,村民饭后在休闲广场跳舞、唱歌,周末还能享受到专业社工带来的养老、青少年教育等活动,农村正加速向社区转型。

“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特色文化带动、社会治理建设、固本强基”六大工程的系统性也受到专家的肯定。“珠海的幸福村居不仅仅是一个村子建设的问题,实质上是要把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去建设。这种理念在全国非常值得借鉴。”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严端祥评价说。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个全新布局对今后的发展包括农村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专家表示,珠海提出的幸福村居创建“六大工程”,在制度设计的开始便注意将农村产业的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社会治理、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力图实现农村发展中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政治等协调共进,这也是对基层村居如何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解答,在全省、全国都具有探索意义。

以城带乡机制 引导资源下沉

南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冯卫全对幸福村居创建赞叹有加。“现在市里挂点的干部几乎天天往村里跑,对口帮扶的企业也出资出力改善村居环境,还有律师及社工每周来村里开展法律咨询及其他社会服务,整个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与政府、社会对农村资源投入有限紧密相关。在幸福村居创建过程中,珠海着力通过多种措施推动资源向村居一线下沉,以期建立利于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像南澳村一样,得益于相关资源向村居下沉而得到改变的村居在珠海还有不少,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在幸福村居创建中逐渐成型。

让公共财政照耀更多村居,使村居发生极大的变化。冯卫全说,南澳村集体经济收入1年只有100多万元,像现在这样建休闲广场、河道环境整治、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文化长廊等众多项目,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有了财政的扶持,这些项目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都陆续启动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据了解,从2013年起,珠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扶持10个先进村居,同时区级财政要配套专项资金,加大对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力度。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等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幸福村居创建,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也是珠海引导资源向村居下沉的做法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认购、认捐幸福村居项目及资金总额已超过1亿元。

除了资金以外,人才、技术、政策等各方资源也将进一步向村居倾斜。目前,珠海已建立市级领导干部、处级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市内企业联系基层机制以及机关干部驻村机制,这些挂点帮扶给基层村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

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渠道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的机制、以城乡统一规划促进农村现代社区建设、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以干部及企业挂点村居促进基层发展的机制……通过这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珠海希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能在农村迸发活力、创造财富,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依托群众力量 实现共建共享

“现在幸福村居建设的项目全部由群众来决定,他们想建什么就提意见,综合起来后再向区管委会上报。这样就提高了村民对幸福村居建设的支持度。”鸡山社区村支书唐社源说。

幸福村居建什么?如何建?谁来建?在珠海的系统实践中,幸福村居的建设改变了过去农村建设中的“政府配餐”变为现在的“群众点菜”,党委政府则致力于引导群众自己动手创造美好新生活。这是一座城市贯彻群众路线、强化宗旨意识的深刻体现。

珠海市副市长、市创建幸福村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嘉文强调,在创建幸福村居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幸福为导向,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一定要围绕群众的需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创建幸福村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建设依靠农民,成果农民共享。同时发动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特别要广辟建设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创建工作。”

在全国上下掀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之际,幸福村居也成为珠海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平台。

目前珠海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区镇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全面挂点联系村居,实现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点村居“全覆盖”,这样的力度在全国并不多见。

如今在珠海,不少领导干部基本每周都要深入挂点村居了解基层在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群众的需求,然后对症下药,为基层带来了智慧、资源等发展支撑,推动了幸福村居建设形成多方、多层合力。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通过与群众路线的结合、建立并强化领导干部与群众联系的机制,基层百姓对珠海的干部形象有了极大改观,对幸福村居的创建也更有信心。“领导干部挂点村居给基层带来了保障、信心、资源、政策以及智慧,而这些也为社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平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姚俊深有感触地说。

■珠海经验

●党建为基 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堡垒

40多岁的周国雄是斗门区石龙村人,以前靠养鱼为生的他现在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开始种花木,每年收入有10多万元,比以前多了不少而且风险较小,“跟着村党组织走,日子越过越好了。”

石龙村是幸福村居创建中“固本强基”工程的试点村。该村通过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带领村民靠种植花木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党组织受到村民的拥护,成为珠海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的典范。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幸福村居的各项工作也大都需要通过基层组织去落实。因此,在珠海幸福村居创建过程中,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固本强基”工程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程。

组织村官到台湾、浙江、江苏、湖南等三农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学习、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对基层党员进行常态培训、与北师大珠海分校合作共同培养镇村战略储备人才……在幸福村居创建的一年时间里,不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在有效推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幸福村居创建成功的有力保障。

●改革助力 制度红利为幸福村居提速

斗门区莲江村是珠海创建幸福村居的示范村之一。通过农田的流转改革,农田承包价格由原来每亩每年130多元增加到1200多元,村集体收入明显增加,村民去年获得的分红达到1600元,是前年的8倍。得益于改革的好处,村民们如今对幸福村居创建也十分拥护。

作为特区,珠海尤其注重通过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为幸福村居创建提供动力。“现在农村碰到的一些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这让我们有些工作做起来压力很大。比如党组织、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混在一起,还有一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晰、监管不透明,村居的社会管理改革也相对滞后。这些都要加大改革力度去解决。如果这些改革在未来5年内没有更大的突破,就很难建成幸福村居。”珠海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珠海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农村土地流转、基层组织“政经分离”、农村金融改革、“三资管理”改革、社区股份制改革、村居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等领域都迈开了步伐,斗门的农村股份制改革、三资交易平台建设等都已铺开。这些探索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从制度上破除阻碍农村发展的瓶颈,为幸福村居的建设带来更多的动力。这些探索也为当前全国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提供了丰富的基层实践,具有样本价值。

●规划引领 高端规划从容有序建设村居

河道水清船行、两岸绿树成荫、木栈道一步一景、荷花池笑迎众人、绿道穿行其间、街心公园提供休闲、特色商业街带动就业……在市规划部门的指导下,未来的莲江幸福村居规划描绘的图景让人期待。和莲江村一样,目前全市已有47个村居编制完成建设发展规划,明年还将有70多个村居完成编制规划,珠海的村居将通过规划的引领实现有序建设和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相对城市来说,大部分农村的产业发展、村居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乎没有规划可言,这使得农村在宜居环境方面较为滞后。珠海的幸福村居创建就突出规划为先,探索“大规划”理念统筹谋划村居发展。

珠海相关领导多次强调,建设幸福村居一定要坚持规划为先,对整个村庄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产业发展都要规划。只有规划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幸福村居的建设和城乡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才能有序推进、从容建设。

根据要求,珠海将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尽快完成市、区、镇街、村居四级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尽早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形成多样化的城乡规划体系,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

●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村居不搞一刀切

农业化村居、工业化村居、城镇化村居、古村落村居……在创建过程中,珠海制定了《幸福村居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不同类型的村居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不是说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要根据村居自己的特色来规划。”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总工程师李清说。

城镇化不是“一刀切”地以统一标准“消灭农村”,而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好农村,使农村的发展独具特色,这在珠海幸福村居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珠海市创建幸福村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幸福村居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工作,“在建设模式上不搞一刀切、工作进度上不搞齐步走、在政策支持上不搞平均主义,使创建幸福村居真正符合城乡发展趋势,符合群众愿望需求,体现珠海特色。既严格执行规定动作,各区、镇(街)、村(社区)也要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每个村都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最适合自己村发展的创建方式。”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