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顺应这一趋势,该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引人注目。
让城市农村养老一个样
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的村民吴正敏是土生土长的农民,67岁的他没想到,等自己老了国家还给发养老钱。 “我从2010年开始拿养老金,当时60块钱一个月,现在一个月能拿到90块钱!”吴正敏说。
2010年7月1日,长沙市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进行整合,实现了缴费标准、待遇水平、政府补贴、经办操作 “四统一”,将全市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年满60周岁的居民可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据了解,长沙市基础养老金由2010年起步阶段的60元分别调整至2011年的70元、2012年的80元。今年7月1日起,再连续3年每年将月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城乡居民缴费档次,也由原来的15档调整为30档。
从2010年开始,长沙市建立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市政府为此投入不少真金白银。正如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所言:“宁可在其他方面省一点,也要在全市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截至今年7月底,长沙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3.4万人,其中包括农村户口者274.7万人、城市户口者8.8万人;当期缴费人数达196万人;年满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者达73.2万人,其中包括农村户口者70.2万人、城市户口者3万人。
“如果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统筹发展,城乡二元状态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则长沙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就很难实现。”长沙市人社局副局长佘正林告诉记者。
让被征地农民更有尊严
近年来,随着长沙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让社会保障政策更加全面地覆盖被征地农民群体,是长沙市城乡统筹的又一着墨之处。
按照 《长沙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李建武在3亩多农耕地被他所在的长沙市高新区征用后,获得了一笔不小的补偿金。2008年,李建武凭借对农业机械的兴趣爱好创办了一家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这位农民出身的创业者将自主生产的收割机卖到了非洲的坦桑尼亚。
“作为一名被征地农民,最需要的是摆脱靠天吃饭的等靠思想。”看到还有不少被征地农民拿着征地补偿金不愿就业创业,李建武通过不断说服,现在已经带动50余名失地农民加入到他的企业。
在李建武创业过程中,高新区劳动保障局给予他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并为他申请到政策性创业扶持资金5万元。此外还为他提供创业融资贴息、创业经营场地租赁补贴等优惠政策。李建成的企业还成为被征地农民创业示范单位。
长沙市高新区为兴建产业园区,每年新增被征地农民近4000人,近10000名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还没有就业。
2008年3月,长沙市政府出台了《长沙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从2008年4月1日起对被征地农民全部实行货币化安置,将他们转为城镇户口并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
长沙市高新区劳动保障局局长黎益民告诉记者: “还有一些被征地农民没有实现就业,我们将重点对他们进行宣传,促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2010年,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长沙市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及国家就业优惠政策接轨。
“我市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被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男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在办理转户手续后,按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费政策,纳入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体系,进而确保被征地农民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佘正林向记者介绍。
截至今年7月底,长沙全市共有103184名被征地农民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为96亿元,支出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生活补助费等各项社会保障费用72亿元,基金累计结余24亿元,被征地农民的当前和长远生计得到了保障。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