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重庆直辖,经过15年跨越式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成为全球令人瞩目的城市。发布2013重庆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和重庆企业效益50佳(简称“三百一佳”),透过百强看重庆,这既能展示重庆百强企业的风采,提升百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把百强企业推向全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也能展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年轻直辖市的经济实力和崭新风貌。2013重庆100强企业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100强企业比往年更具有代表性。100强企业是重庆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100强企业必须真正反映重庆经济的实力与地位。从总体上讲,100强企业应该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发布100强企业的意义。从今年100强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看,一产业中有全市规模最大的农业投资集团;二产业中的工业有长安汽车、达丰电脑、重钢、西南铝、川维、太极集团、能投集团、庆铃汽车、博赛矿业、四联仪表、隆鑫、力帆、宗申、小康工业、珞璜电厂、烟草工业等一大批知名龙头企业;二产业中的建筑业有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重庆建工投资公司;三产业中的商贸业有商社集团、烟草公司、华南物资、中钢集团;房地产业有远近闻名的龙湖地产、金科地产和华宇物业;对外贸易业有实力最强的市对外经贸集团;交通运输物流业有举足轻重的市交运集团、港务物流、长安民生物流;生产性服务业有驰名中外的中冶赛迪(原钢铁设计院);金融业有土生土长的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和三峡银行;批发零售业有老百姓熟知的市医药公司(含和平药房连锁店)、永辉超市。一、二、三产业的顶尖企业几乎悉数进入重庆企业100强。因此,今年重庆企业100强含金量更高,代表性更强。
二是100强企业结构大体上反映了当前重庆的经济结构。按经济类型划分:今年100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9户,民营企业41户。
按“一圈两翼”划分:“一圈”96户,“两翼”4户(其中渝东北3户、渝东南1户)。
按一、二、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1户;第二产业64户(其中工业51户,建筑业13户);第三产业35户(其中商业外贸16户、交通运输物流5户、房地产6户、金融3户、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5户)。这样的结构,大体上反映了当前重庆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结构,逐步改变了过去工业企业偏多,服务业企业偏少的格局,这更加符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这一趋势,今年100强企业更具有时代的特征。
在100强中,工业51户,占据半壁江山,电子信息、汽摩制造、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冶金建材、能源、轻工形成的“2+5”支柱产业中的顶尖企业大多进入100强,工业依然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大企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今年100强企业有15张新面孔脱颖而出,他们是重庆海尔空调、中钢集团、重庆银行、国际复合、市公路工程、黔龙实业、一建建设、顺博铝合金、宝钢部件公司、双钱轮胎、长征重工、药友制药、金九集团、跨越集团和三峡银行。这些企业共同点是: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顶住压力,逆势而上,加快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取得了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值得可喜可贺。
在今年100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有26户,比上年增加4户,他们是重庆海尔空调、粮食集团、金科集团和交运集团。这些企业进入100强俱乐部,使100强企业中的大企业聚集度明显提高。
四是几大笔电企业跻身100强成为今年最大亮点。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工业经济体系,近6年来,重庆大力实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决策,成功引进了以生产笔记本电脑为主的5家品牌商、6家代工企业和布局与之配套的700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了“5+6+700”的笔电产业集群。去年生产笔电4160万台,占全球产量20%,生产打印机900万台,显示器800万台,笔电产业已成为拉动重庆工业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达丰电脑、鸿富锦电子、英业达公司、惠普4户笔电企业携手跻身100强,达丰电脑还进入了前三甲。4家笔电企业同时进入100强,有力地说明该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
五是规模壮大,增速加快,效益显著,贡献突出。今年100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605亿元,同比增长14.9%,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能实现这样的增速,说明重庆100强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实现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28.8%,高于生产经营增幅13.9个百分点。在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约束加剧,消费需求乏力,融资仍然困难,竞争更加白热化的情况下,实属难能可贵。今年100强企业总资产又跃升一个新台阶,达到1.70万亿,较上年的100强净增2900亿,显示了100强企业蕴藏着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纳税515亿元,同比增长14.4%,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00强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从业人员79.4万人,同比增长8.3%,新增就业岗位6.1万个,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以上一组经济指标,足以说明100强企业是推动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100强企业功不可没。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余远牧指出:“同时发布综合类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和企业效益50佳信息,推动百强企业做得更优、更强、更大,将更多的重庆企业推荐进入到中国企业500强,提升重庆形象,扩大重庆影响,彰显重庆经济实力,这是市‘三会’发布‘三百一佳’信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地,也是‘市三会’助推重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对话
郭庆华:重庆企业跻身2013中国企业500强达13户
2013重庆100强企业发布后,重庆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庆华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重庆企业如何跻身2013中国企业500强情况?
郭庆华:中国企业联合会
记者:请介绍2013重庆百强企业是如何评审呢?
郭庆华:重庆百强企业的产生是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并采用国际通行方式,按企业营业收入从大到小依次排名进行的。按照自愿申报,主管部门或市级归口行业协会推荐,市百强企业评审委员会审定,然后在市经信委和市企业联合会网站上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后,最后确定的,这一程序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进入2013重庆企业100强门槛为16.7亿元,是9年前门槛3.0亿元的5.6倍,高于周边省区100强企业的门槛(四川15.0亿元、云南12.0亿元、广西10.3亿元)。
长安汽车股份公司以销售收入1144亿元,连续10年蝉联重庆企业100强榜首,2至10名依次是建工投资公司、达丰电脑、商社集团、市电力公司、鸿富锦电子、能投集团、龙湖地产、重钢集团、市烟草公司。长安汽车同时也是2013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的排头兵,2至10名依次是达丰电脑、鸿富锦电子、重钢集团、隆鑫控股、力帆控股、太极集团、烟草工业、宗申集团和博赛矿业。商社集团以营业收入458亿元,领衔2013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2至10名依次是电力公司、能投集团、龙湖地产、烟草公司、金科集团、市农商行、华南物资、医药集团和粮食集团。龙湖地产以净利润62亿元,成为2013重庆企业效益50佳领头羊,2至5名依次是市农商行、长安汽车、中科建设、烟草公司。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