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昆明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特色园区

2013-10-21 14:40:4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纪爱玲

城乡统筹网讯: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关村举行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5个方面的任务: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连日来,昆明高新区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议精神。昆明市委常委,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保同表示,昆明高新区将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五方面下功夫,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建设人才特区、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推动昆明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大手笔建设人才特区

近日,一则“昆明高新区每年投入3000万元建立人才特区”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人们不禁好奇:地处西南的昆明高新区,如何建立人才特区?

据介绍,昆明高新区20139月正式启动了人才特区建设“三年提升攻坚行动计划”,每年将投3000万元,3年共投入9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特区”建设,鼓励园区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而人才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基础。昆明高新区此举正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

事实上,昆明高新区很早就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以才兴区”的人才观念。然而,董保同清楚,昆明高新区没有一线城市和其他省会城市高新区人才云集的先天优势,要真正吸引到大量园区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费一番心思。

为了给人才进区扫清障碍,昆明高新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昆明高新区鼓励高端科技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制定了《昆明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培训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昆明高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确认办法、相关待遇进一步明确,在高层次人才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制定了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

此次的“三年提升攻坚行动计划”正是为了落实《昆明高新区鼓励高端科技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围绕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链构建需要,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以引进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为重点,并在资金、办公场地等方面进行扶持。

根据《昆明高新区鼓励高端科技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针对两院院士创办企业,昆明高新区将给予不少于500万元的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和不少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公寓(或补助);对正式签订3年以上引进协议的高层次人才(每年在昆工作不少于6个月),给予100-300万元工作经费资助……

来自福建的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杨宏伟表示,当初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才决定到云南工作,但过来之后感受园区对高端人才的重视,环境也很好。“看来自己选择对了。”他说。

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昆明高新区利用企业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为已有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科研环境及条件,注重内部培养专家型人才,并通过企业人才培训,推进后备人才梯次储备。

在多项政策和有效举措的配合下,昆明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正朝着可喜的方向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昆明高新区企业单位共有各类人才4.63万人,其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0人,基本建立起了一支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研发人才队伍。

多举措完善创新体系

引进高端人才、建立人才特区只是昆明高新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在董保同的布局中,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形成以政府倡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只有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才能不断驱动创新的步伐。”董保同表示。

在此思路下,昆明高新区今年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配套实施了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技术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科技合作等6个管理办法,设立了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专项基金,通过每年扶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一批技术平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昆明高新区还出台了《鼓励企业上市及投融资发展暂行办法》,批准实施《昆明高新区建立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的方案》和《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方案》,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专利方面,昆明高新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保障创新的环境。

在出台政策的同时,昆明高新区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昆明高新区对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将在2012年达园区财政3%的基础上增加到5%;并从今年起每年从财政科技预算经费中预算安排1500万元作为创新基金的专项经费,对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的项目或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项目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的方式给予扶持。

近年来,昆明高新区先后建成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863软件企业孵化器、公共型保税库、生物产业基地、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云药产业集群等17个国家级创新基地。此外,昆明高新区还将推动12个重大科技项目、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发展。

在完善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昆明高新区不局限于自身的区内发展,还积极探索与沿边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合作发展的新路子。在云南省内,昆明高新区已与楚雄等多个州、市、县进行了对接;在全国范围内,昆明高新区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高新区及各大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昆明高新区还尝试将步子迈向了国外,已经与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老挝万象赛色塔开发区合作备忘录,共建万象赛色塔开发区。

依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去年45日,经科技部正式批准,昆明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试点,围绕“十二五”期间把昆明高新区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总体目标,确定了打造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综合利用创新产业、有色及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众所周知,云南省有丰富的有色和稀贵金属以及物种丰富的生物资源,昆明高新区产业的发展以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核心。

在有色和稀贵金属产业方面,在昆明高新区的支持下,昆明云锗投资建设的“红外光学锗镜头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贵研催化投资建设的“国Ⅳ、国Ⅴ机动车催化剂产业升级项目”、“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孵化基地项目”开工在建;上市公司贵研铂业发展持续提速,成为国内铂业市场的领头羊……在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昆明高新区有色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正在向科技部申报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生物和医药产业方面,云南白药、昆明制药、滇虹药业等企业快速发展,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云南植物药工业园项目、昆明龙津药业投资建设的生物制药基地建设项目、昆明盛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疫苗产业基地项目、宏绿辣素公司的辣椒素深加工项目等建设顺利推进,云药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实施。

统计显示,2012年,昆明高新区有色及稀贵金属产业、生物和医药产业收入分别达到园区总收入的51.6%21%。这两大产业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明显。

与此同时,水科技及环保产业,以通用航空、卫星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云计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稳步发展。

目前,昆明高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主导作用日渐显现,产业向基地和专业园区集中的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型、集群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