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四川成都:新一轮 统筹城乡改革或年底定调

2013-10-10 09:25:21  来源:城乡统筹网  作者:Master

城乡统筹网讯 近日获悉,成都市正在研究和部署统筹城乡综合(行情专区)配套改革“升级版”,具体探索和突破方向有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出台。而自9月以来,成都市亦开始着手对实施已6年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6年综改成果

在今年年初成都市出台的《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中,已经将改革重点划定在“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统筹”方面。

9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带队在成都调研时,亦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及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

有分析人士表示,成都历经6年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果,其中部分经验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有所体现。

成都市统筹委社会处处长刘礼对本报记者表示,成都已委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抽选全市100个村,3000家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经验和成效,目的是对成都的改革政策设计、推进的措施进行客观评估,“我们将根据评估结果,结合三中全会的具体精神和要求,提出打造升级版的内容”。

刘礼认为,改革要遵守法律法规,成都只是在国家鼓励和需要探索的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如在集体建设用地的自主开发利用方面,将探索如何让农民获得应有权益,以及建立完善的程序和办法,促进农地产权抵押融资,而如小产权房及宅基地流转等问题,未来成都不会随意去进行突破。

制定改革“升级版”

本报记者获知,尽管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升级版”尚在制定过程中,但“村级融资建设项目”这一措施,已经确定将会吸纳到“升级版”之中。

9月29日,成都市宣布将“推进村级融资建设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创新融资模式,解决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即以成都市级平台公司作为资金统借统还载体,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金融机构参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而上述措施是在成都市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产生的。从2009年开始,成都市、县两级财政安排每个村不低于20万元的专项资金。2013年,这笔专项资金的最低标准已经达到40万元/村。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2013~2017年规划》,到2017年,这笔专项资金将达到60万元/村(社区).

但成都市发现,尽管村一级行政单元有了经费,在需要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时,往往因为没有抵押物,导致融资贷款难,建设项目难以如期推进。

对此情况,成都市创新了村一级融资模式,具体做法就是,由政府协调成都市小城投公司作为筹资和项目监管平台,“统借统还”,而有融资意愿的村向小城投公司最高贷到18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期内,村只需按本金的2%支付年利,其余贷款利息由成都市和其所属区(市)县财政按比例承担。

刘礼对本报记者表示,除村级融资建设项目,“升级版”还包括进一步延伸乡镇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的民主管理等方面。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