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网络捐赠:慈善发展新“爆点”

2013-10-08 08:47:04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杨洋

城乡统筹网讯:民政部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的捐赠总额和大额捐赠都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2012年的民间网络“微捐赠”却逆势而行,大幅上涨。近期一系列研究和报告表明——

“至今已有5.6亿人次的中国网民参与了网络捐赠,参与人数最多的平台已吸引超过1600万人参与网络捐赠。”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总裁段德峰在告诉记者这个数字时,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日前,瑞森德和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网络捐赠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上,还是在募捐金额上,多家网络捐赠平台的劝募效果皆超过了2011年,成为劝募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和“爆点”。

网络捐款“逆市上涨”

根据民政部日前发布的有关数据,2012年我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817亿元,捐赠总量较2011年相比下降3.31%。2012年度超过亿元的大额捐赠有34笔,明显少于2011年的41笔。

在捐赠总额和大额捐赠都持续下降的同时,民间的慈善力量却通过网络捐赠平台“发威”,把一份份数额不大的微捐款,融汇成爱心的洪流,使得2012年的网络捐赠大幅超越2011年。“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上,还是在募捐金额上,多家网络捐赠平台的劝募效果皆超过了2011年,成为劝募市场上初露锋芒的新兴力量。”段德峰介绍说,2012年支付宝e公益平台承载善款总额3522.1万元,比上一年增加70%至80%;2012年个人通过腾讯公益平台的捐款共计2725.99万元,比上一年增加62.9%。

根据《中国网络捐赠研究报告》的分析,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将网络捐赠引入“爆发期”。汶川地震发生当日18时,淘宝网开通网络捐款快速通道。截至当年51912时,就筹集善款1738万元。

随后,各大网络平台相继开通网络捐赠平台。今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阿里巴巴、腾讯、新浪微公益和支付宝等几大网络平台均和各基金会联合发起捐赠通道。

以支付宝、新浪微公益、腾讯乐捐三大网络捐赠平台为例,截至422日中午12时,通过支付宝平台累计45万网民向四川雅安灾区捐赠,总额超过2100万元;新浪微公益平台协助发起36个项目,累计筹集善款突破1亿元,94069笔个人捐款超过900万元;腾讯的乐捐网络捐赠平台有超过214万人次网友参与,汇聚捐款超过107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灾后两三天的时间里,在这三大网络捐赠平台中,仅个人捐赠总额就高达6236万元,网络捐赠以其迅速的反应能力成为灾难发生时有效的募款手段。

5.6亿网民参与网络捐赠

“网络捐赠平台打造了人人参与的公益新模式,网民、基金会、公益组织、网商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报告如是说。

根据报告显示,我国至今已有5.6亿人次的网民参与了网络捐赠,参与人数最多的平台已吸引超过1600万人参与网络捐赠。淘宝网的“公益宝贝”更是已有超过1亿笔的公益交易。

快捷的支付方式、小额的捐赠数目、直观的捐赠对象等因素,使得行善成了一件随手可及的事情。

“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一次捐赠,而且多少不限,三元五元、三百五百都行。”曾多次通过网络捐赠的北京白领徐宪告诉记者。事实上,在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今天,年轻人也成为了网络捐赠的主体。据阿里巴巴平台提供的网络捐赠者年龄分布数据显示,“80后”57.9%的参与量使其成为网络捐赠的坚实力量。

“网络捐赠对于募捐的公益组织也是一种便捷和促进。”段德峰说。

网络捐赠平台也成就了网络捐赠的便利,不仅降低了公益组织的筹资成本,也为募捐创新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更推动了公益组织的规范与透明。

“做慈善一定要会利用新的技术。”深圳壹基金秘书长杨鹏说。他们已经和支付宝开始进行合作,用户在用支付宝买东西时,就会弹出壹基金的窗口募捐。

网络捐赠的普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引领公益机构的内部变革。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捐赠,公益机构需要从海量的小额捐款人的需求出发,建立一套满足捐款人基本需求、并能根据捐款人市场细分进行精细募款的内部架构,这对很多组织来说需要流程再造。

“免费午餐项目从20115月开始入驻淘宝市集,截至20138月,得到15万笔捐赠共计1364万元。免费午餐的筹款模式就是立足于网络捐赠平台开展。项目透明化的网络公示,既增加了网民的信任度,也大大降低了筹款成本。”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如是说。

手机支付:下一个网捐“爆发点”

随着手机上网和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手机支付也在网络捐赠中初露锋芒。报告显示,今年“4·20芦山地震”的网络捐赠中,有近三成的网友选择手机捐款。

一些敏锐的慈善组织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作为目前最为火爆的社交工具,手机微信已经成为慈善机构们关注的对象。随着微信5.0版支付功能的推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拇指在十几秒内完成一次捐赠。

911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试水微信捐赠,所有腾讯员工以及合作伙伴在收到腾讯公司赠送的中秋月饼时,只要扫描盒子上的二维码,然后绑定微信支付功能并捐款0.1元,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就会为之匹配捐赠0.9元。所募得的捐款将用于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据了解,用户体验效果良好。

不过微信捐赠目前还只是在试水阶段,并未向公众开放。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开始“动手”。

“微信捐款会改变社会的公益板块构成。”壹基金品牌传播总监姚遥说。据记者了解,壹基金已经在和微信进行合作展开劝募,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也表示,他们的基金会也将继续探讨移动互联网捐赠的应用。

有意思的是,目前慈善界对于微信捐款有诸多热议,尤其是在目前网络捐赠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最为节约时间和成本的捐款方式将改变公众的募捐习惯,大大改变目前公益格局。“筹款成本高的公募基金会将受到挑战。”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