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广东湛江: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2013-09-24 09:24:24  来源:南方网  作者:崔财鑫

建设环北部湾区域性金融中心

城乡统筹网讯 国务院去年7月批准了《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湛江市作为广东先行先试3个地区之一承担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重任。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与湛江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关于支持广东(湛江)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该协议的签署有助于该市建设环北部湾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强和珠三角地区金融对接与合作,解决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城乡金融服务体系亮点纷呈

近年来,湛江市大力开展金融业招商引资,交通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等纷纷落户湛江,一批优质的证券、保险(放心保)公司陆续在湛江设立机构。去年,湛江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02.3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67.54亿元,存贷比56.12%,全年贷款增速连续4个季度稳居全省第一,金融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打造湛江市人民大道中“金融服务一条街”。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奖励以及金融产品创新,吸引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将湛江本部投建或搬迁至金融一条街。目前,人民大道中区域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累计从业人数近3000人,机构办公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已成为湛江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的金融中心区域。地方商业银行实现跨越发展。广东南粤银行积极推进跨区域经营战略,逐步实现从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转型。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突出。2007年实现历史性的扭亏为盈,2008年该市9家联社获得央行专项票据11.79亿元,2009年顺利完成了统一法人工作,支持推动湛江市区4家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县域全覆盖。湛江小额贷款公司12家,注册资本总额9.5亿元,实现县(市、区)全覆盖,2012年累计发放贷款672笔,累计为“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25亿元。融资担保机构稳健发展。该市融资性担保公司19家(含1家分公司),注册资本总额22.28亿元,2012年累计为1468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提供融资性担保金额39.98亿元。

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提档增速

利用重大项目投资湛江为契机开展金融业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更多的优质中外金融机构落户金融商务区,大力提高地方金融发展集聚力。2009年来,湛江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和广东南粤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融资授信额度达1700亿元。2009年和2010年,湛江分别获得“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最具特色金融生态示范城市”称号;2011年和2012年,湛江市、廉江市和赤坎区、吴川市分别获得广东省“金融稳定奖”。城乡金融机构网点布局不断优化。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已全面覆盖全市5个县区87个乡镇,县域银行业机构网点数量457个。农村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点工作,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率大幅提高,该市助农取款服务点1319个,全面实现“一村一点”。2012年累计办理助农取款业务1.51万笔,金额335.31万元,查询业务4.63万笔。“三农”保险稳步发展。各级财政提供保费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率连年达到100%,水稻种植保险覆盖面积居全省第一。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使广大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能够获得保险保障,摆脱因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致贫和返贫。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该市金融机构纷纷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创新贷款抵押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和杠杆。湛江经济社会的崛起离不开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湛江既要注重保证城市金融发展的高度,又要保证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全力开创统筹城乡金融改革发展新局面。具体来说:一是强化金融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加快实现城市金融的“扩容提质”。二是盘活农村要素资源,激发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潜力。三是引导金融资源“走下乡”,构建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四是加强统筹城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