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特色产业园区:筑巢引凤 增创新优势

2013-09-16 15:50:27  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作者:邹良丽

产业兴市,园区聚能。

今年以来,我市各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更加完善,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争相落户产业园区,园区内经济体量提升迅速,经济贡献度也越来越大。特色园区之间也展开了发展大比拼——石岛海洋高新产业园内18个海洋特色项目正加紧推进,迪嘉集团高精化项目区也迈开了向医药高精深领域挺进的步伐,张村机械电子产业园已成功孕育六家上市公司……

特色产业园区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前推进。

石岛海洋高新产业园

打造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

■亮点点击

3-5年建设成为省内海洋食品和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四纵两横”6公里园区路网全线拉开,总投资22.3亿元的18个海洋特色项目正在加紧推进,85家小鱼粉企业正在整合升级。

■走进一线

9月5日,石岛海洋高新产业园,一派忙碌景象,中海海洋生物健康产业、中赢海洋蛋白交割库等6个项目工地正在加紧施工,数十台挖掘机一齐上阵,争分夺秒地推进项目建设和基础配套施工。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彻底解除鱼粉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困扰,荣成海达鱼粉有限公司投资2.71亿元,引进丹麦霍斯利公司生产的先进鱼粉生产设备,新建产能10万吨鱼粉厂和产能2.5万吨的鱼油厂各一座。整个项目将于10月达产。

产业园内的其他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在中海海洋生物健康产业项目工地上,冷冻车间钢结构正在安装库板,鱼油精炼车间也正在加紧基础施工;中赢海洋蛋白交割库项目一期建设的6万吨海洋蛋白产成品交割仓库和办公附属设施,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明港食品冷链物流项目,3万吨的冷链物流库已完工,正在硬化车间地面,9月份投入使用。

■对话负责人

“石岛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将发展成为以海洋生物类产品的提取、加工、研发为一体的海洋食品和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荣成港湾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士涛介绍,按照“产业分区、项目集聚、服务配套”的原则,园区内设置冷链仓储物流、生物科技、出口精深加工、内贸食品加工、海洋即食加工、海洋蛋白深加工、新能源加工7大功能区,构建上、中、下游配套产业链。

“园区将继续做好‘腾笼换鸟’的文章,同步推进企业整合与龙头培植工作。”陈士涛介绍,园区将加大对辖区内85家企业的整合整治力度,努力实现鱼粉企业数量减少、规模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优化,推进鱼粉行业的规模整合和上档升级。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引进中海海洋生物健康产业、中赢海洋蛋白交割库、三九海洋生物保健品项目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填补国内综合利用低值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海洋油脂、海洋生物制药基料大型工业化生产的空白。

迪嘉高精化项目区

向医药高精深领域挺进

■亮点点击

主要从事原料药、原料药中间体、药用辅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项目占地1600亩,建设周期5年,投资30亿。计划每年引进、开发1个国家一类新药,逐步过渡到以国家一类新药为主导的产品结构。

■走进一线

走进位于文登市经济开发区的迪嘉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园内,机器的轰鸣声让人马上感受到了这里的忙碌。整个一期开发园区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车由北向南行驶,需要近5分钟的时间。

“迪嘉高精化项目从4月份动土到现在,工地上已经有20多栋厂房正在建设。现在有4栋楼已经封顶,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和设备的安装、调试了。”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厂房是整个产业园的核心部分,包括生产车间和精干包车间,用于原料药的生产和加工。

“这边是C区到D区,地基都打好了,还有E区正在设计建设方案。近期又能有一个楼封顶,很快就建好了。”项目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车间就能进入投产阶段,后续的综合设备、人员招聘也将陆续展开。

东侧的产业园只是迪嘉集团产业园区的一部分,乘车西行5分钟,占地400余亩的迪嘉集团中药生产基地映入眼帘。这里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用于中药材的研发、生产和加工。“基地建成后将集中进行药材提取、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的相关加工,可年处理1000吨中药材,生产600多种中药饮片。制剂将涵盖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多个产品类别,满足不同厂商和消费者的需求。”该负责人介绍说。

■对话负责人

今年5月份,迪嘉集团项目方与华东理工大学签署了8大类合作协议,引进或转化50多项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其生物医药、材料化工等高新产业一直处在全国、全行业领先地位。”迪嘉集团高精化项目区项目总监于维璞表示,未来10年,这个项目将投放市场1000个高技术含量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建成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利税10亿元。

谈到项目的推进,于维璞感触颇深。“我们集团今年2月份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协议,4月18日动土施工,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开工建设这样大的建筑面积,与文登市委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的全力协调调度是分不开的。”于维璞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不到7点半,开发区管委有关负责人就和文登市发展局、规划局、建设局、财政局、文登营镇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早早地来到工地,现场调度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项目开工以来,不论是水、电网还是工程用地、土方等,只要我们提出,开发区管委全程协助,从不让任何一个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这句话就是文登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对我们工作支持的最好写照。”于维璞充满感激地说。

/Page/

张村机械电子产业园

六家上市公司的“港湾”

■亮点点击

张村镇机械电子产业园是为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规划的专业园区,也是环翠区倾力打造的西城科技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产业园形成了以魏桥纺织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以东鑫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广泰空港设备、怡和专用设备等为主力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及以威高骨科为中坚的医用器械制品四大产业集群。

■走进一线

9月4日上午9时许,在位于张村镇机械电子产业园的威海广泰生产二厂,五辆崭新的除雪车正在接受工作人员的调试。走在生产车间里,各式各样的空港地面设备让记者目不暇接。“这是我们新研发的高端民航设备无杆飞机牵引车,攻克了国外长期垄断的抱轮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据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类似的新产品,广泰现在每年都有3到4种投放市场,在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全国最大的空港设备生产商,威海广泰拥有我国唯一一家空港地面设备领域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凡涉及空港类的产品,如机场电源车、飞机除冰车、摆渡车、客梯车、跑道扫雪车等,全国超过50%的产品都来自威海广泰。”该负责人说。

那边威海广泰、魏桥纺织、东鑫电子、新北洋科技园等旗舰项目、航母项目的生产线上一派繁忙,这边海鑫新材料的建设工地上也是如火如荼。

在位于张村镇沈阳路的海鑫新材料建设工地上,一排排竖起的白色钢架构格外显眼。“正在建设的是精整车间和压延车间,主体钢结构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威海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主产高档印刷版基铝带材,该产品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基本都靠进口,项目投产后设计总规模年产30万吨,不仅打破国外对这一产品的垄断,对推动全国印刷业发展也将产生重要作用。整个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

■对话负责人

“只要入驻产业园的企业有困难,就可以直接联系对口部门,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解决。”环翠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曲正杰说,秉持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规划的专业园区的理念,张村镇将新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引进重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齐全的配套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新企业的青睐,目前入驻产业园的上市公司达到六家,均为各行业的领头羊。对优质高端项目,张村镇敞开大门,优先为其提供最好的政策扶持和优良服务;对低端、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张村镇一概婉拒。“张村镇机械电子产业园园区已经基本饱和,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曲正杰说。

环山路第一工业园

老园区焕发新活力

■亮点点击

环山路第一工业园占地面积1286亩,入驻项目19个,涵盖电子、橡胶、渔具等多个行业,平均投资强度达到506万元每亩,是国家级开发区规定标准的2.1倍。投资强度大,招商项目广。

■走进一线

走进环山路第一工业园,鳞次栉比的标准厂房便出现在眼前,一个充满生机的工业园区让人赞叹。工业园目前已入驻的19个项目总投资65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强力引擎。

威海云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园区招商的项目之一,占地29亩,总投资1000万美元,一期工程2008年5月投产,主要从事渔具生产和销售,2011年实现产值1561万元,2012年实现产值1708.9万元。

“由于汇率的原因,我们目前的渔具生产销售都受到了很大挑战,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开始开拓国内市场,用内销辅助出口。同时新上了皮划艇项目,制作高端的运动员比赛用艇,作为内销的主要产品打开国内市场。”云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步明说。

在公司的皮划艇车间,民用皮划艇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运动员专用的赛艇生产车间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我们的民用皮划艇模具全部从美国进口,运动员专用的赛艇生产设备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填补了国内皮划艇生产的空白。”陈步明说。

■对话负责人

近年来,经区创新思路,适时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在拓宽招商渠道,主攻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坚持科学用地、集约用地,大力推进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致力于打造区域强势经济板块。环山路第一工业园就是应时而兴的典型代表,目前该园区投资过千万美元的项目就有15个,在所有项目中占到近八成。

在项目入住园区后,经区项目推进办公室积极为企业服务,不仅对大项目用心服务,对诸多小项目也是悉心照顾。“环山路第一工业园是一个成熟的大型工业园区,这个园区的行业复杂,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服务好项目发展。”经区项目推进办主任于辉说。

(记者 邹良丽 王文文 王军霞 聂宗玉 实习生 王彬 通讯员 曲文广)

■记者手记

铸就经济腾飞“聚宝盆”

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园就像一块强力磁石,吸引着相关产业企业安家落户,也吸引着有梦想的人来这里打拼,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带动作用。漫步在威海,每个县市和开发区都有正在建设或者计划建设的产业园。和传统产业园不同,这些产业园特色鲜明,区域聚集效应强,就像一个个“聚宝盆”,正在悄然改变着生活,改变着我们的城市。

产业园的功能无需赘言,如何筑好巢引金凤,才是产业园建设推动者们思考的问题。为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优势不明显的传统园区建设现状,近年来,威海市各产业园区从招商引资环节开始,以创新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招商对象,根据产业园区总体定位引进特色产业项目。同时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园区配套,高标准建设特色园区,为引入项目的落地投产做好配套文章。对传统园区,进一步引导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入园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焕发新生机,真正发挥产业园区的区域聚能裂变之效。

在这一思路下,如今威海一大批有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强的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板块相继崛起,正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