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 近日,记者来到于都县岭背镇2000户新型社区一期施工现场,只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头戴安全帽,不停地忙碌着,机器轰鸣声、钢筋切割声,交织成一首发展的交响曲……
“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安置村民447户。为让村民过上小城镇生活,去年,岭背镇对全镇进行规划,重点打造以圩镇为中心的综合功能核心区,在核心区建设可容纳2000户土坯房改造户、移民安置户的集中安置小区。”同行的岭背镇党委宣传委员肖旭对记者说。
“于都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若干意见》出台后,于都县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在全县展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确立岭背镇为示范区。岭背镇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突破口,结合移民扶贫、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小区,同时配套教育医疗、居家养老、文化休闲、商贸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现在,集中安置小区之一的石井安置小区已建成。” 岭背镇副镇长王海补充说道。
在肖旭及王海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石井集中安置小区,仿佛走进了城市的别墅区——统一规划的联排别墅,完善的基础设施,花园般的环境。小区内绿意盎然,到处可见村民健身休闲的身影。
从下拨村搬迁到小区的村民陈显仁说:“以前住在深山的土坯房里,用水不方便,照明靠油灯,最怕的是生病了还要出山看病。搬迁出来后,我们不但住上了新房子,而且挣钱也更容易,我在附近的公司务工每个月能挣3000元。”
“如何让移居的群众搬得进、能致富、有发展?这个问题我们很早就考虑到了。”肖旭接过话茬说,要使搬迁群众告别贫困,就要坚持开发式扶贫,而产业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载体。
统筹城乡发展,岭背镇始终以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据介绍,自启动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岭背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成为产业农民;搭建平台,发展轻纺工业和配套产业;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培育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联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目前,轻纺工业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可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引进的鑫盛现代农业观光园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已初具规模。”肖旭说。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坐落于梅江河畔的鑫盛现代农业观光园,观光园负责人之一的林忠荣正在园里的蔬菜基地查看蔬菜长势情况。
林忠荣对记者说:“鑫盛现代农业观光园的目标是‘三园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园、近郊休闲后花园、生态旅游观光园)。目前,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开发600余亩,带动了周边200余户村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个观光园基础设施建设及农家采摘体验、水上欢乐园等项目已启动建设。”
紧邻鑫盛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是金星新社区。这里整合了多个资金项目,占地100亩。按照规划,社区把土坯房改造户及周边村移民户集中安置进来,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把教育医疗、居家养老、文化休闲、商贸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到社区中来,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工业小区规划到社区周边来,进一步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难题。
对于岭背的发展,肖旭介绍说:“为突出抓好示范区建设,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于都样本’,岭背镇按照城市综合体的理念,将新镇区分为科教文卫区、移迁安置区、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四大板块,快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争在5年内建成一个5平方公里、可容纳3万人的新镇区。让产业在这里落户,城镇在这里拓展,农民在这里变身为新一代的产业居民。”
目前,岭背镇已完成土地征用1000余亩,山地流转1.5万亩,社区综合服务大楼、滨江文体休闲广场、平安大道景观改造等项目相继完成建设;2000户新型社区、金沙漂流、金沙休闲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医院、轻纺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已完成规划并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岭背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带来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辐射效应。于都县按照“一类乡镇2个、二类乡镇1个”示范点建设目标,整体推进其他乡镇统筹城乡发展,梓山山峰坝、黄麟太南等一批示范点框架迅速拉开。取得经验后,于都县将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动该县统筹城乡发展。(记者郭远)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