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便捷的交通优势和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基础,着力建设“四大物流基地”和“四大服务中心”。
九原区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区中心,京包、包兰、包西铁路贯穿全境,210国道、110国道、京藏高速纵横境内,交通通讯条件便利,一直是全市重要的物流仓储特别是煤炭运销基地。近两年,规划建成金创总部经济园,引进大型煤炭物流企业总部入驻,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进煤炭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入园物流企业达30家,2012年累计实现税收8亿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财税增收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金创总部经济园的平台作用,吸引更多物流企业总部入驻,打造总部经济基地;加快庞大汽车城建设,打造汽车贸易基地;加快宏成德石油储运项目建设,打造石油储运基地;推进驼龙项目建设,打造综合物资集散基地。同时,围绕新都市区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兴起,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包商银行、南郊联社等金融机构,建设金融服务中心;推进天福广场、复正大厦项目进度,建设商务总部中心;围绕广电大厦、体育场馆,建设传媒健康产业中心。重点依托境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文化与遗址保护、民族风情等有机结合,以燕家梁元代遗址博物馆、温泉度假村等项目为抓手,建设麻池秦汉文化、哈业胡同农业文化、新都市区新型文化、梅力更旅游文化、沿黄湿地生态休闲“五大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全市乃至自治区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以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深入实施农牧业“两带两区”发展战略。
九原区西部地区空气、水源等环境优势明显,围绕全市“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大力推进农牧业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包头市绿色“菜篮子”和城市“后花园”。经过几年持续投入建设,全区保护地数量翻番增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全区总播面积的1/4,种植结构实现了由种大田向种蔬菜的重大转变。重中之重,是按照建设工业园区的方式,规划建设了6万亩的哈业胡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建成了万科、成丰等一批蔬菜种植龙头企业,打造出“绿色、有机”的特色品牌,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知名度。以哈业胡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为中心,深入推进沿山特色养殖带、沿河水产养殖带、都市高效农业区和传统农业提升区“两带两区”建设,实施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质量检测、物流市场等配套项目,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市民度假休闲的消费需求,积极引进瑞洁农业、中晟农庄等现代农业项目,培育发展采摘、体验等都市休闲农牧业,丰富农业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由规模扩张向三产延伸转变。
以环境综合整治和平安九原建设为抓手,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两个屏障”。
生态安全方面,九原区北靠青山、南临黄河、环绕市区,自然而然地肩负着构筑包头市区南北两条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组织实施了大青山南坡绿化、小白河防凌分洪等一批重大工程,以及围封禁牧、矿山整治、“三片两线”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初步构建起包头市区“南水北林”的生态屏障。按照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新定位,深入推进“蓝天、绿水、湿地、青山、禁牧”五项计划,完成“三片两线”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景观改造,建设万亩花卉苗木种植交易基地,实施南坡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着力建设美丽九原。社会维稳方面,九原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扩容和项目建设带来大量土地征拆,由此引发大量社会矛盾,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提出以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强化基层组织的阵地、组织、制度建设,探索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村改居”和城市“精街道、强社区”等综合改革,从根本上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按照自治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新要求,继续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三资”管理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以社区为核心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流动人口为核心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下大力气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分解落实项目建设任务,实施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全力加快各类既定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再引进一批新的优质项目,实现项目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努力以项目建设保证投资稳定增长。
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大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力度,用足用好上级有关扶持政策,全力促进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四大物流基地”、“四个服务中心”和“两带两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高标准建设新都市区。按照全市新的城市规划要求,大力加强新都市区房屋征拆、土地收储工作,今年完成征收6000亩;积极推进融茂二期、远洲二期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建设体量大的房地产项目,利用大项目带动整区改造和组团开发,着力建设舒展大气、生态宜居的都市新区。
统筹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围绕3个中心集镇和8个新型集中居住区的空间布局,深入推进水、电、路等基础工程建设,完善柏树沟牧民新村、土黑麻淖中心集镇等已建成居住区的生活配套,启动哈业胡同、梅力更等其它新型居住区建设,有序引导农牧民转移集中,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富民优先,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三项均衡”,城乡就业、保险、救助“三项并轨”,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相衔接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格局。
集中推进扶贫攻坚开发。按照自治区三级干部抓扶贫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点工作,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力量,重点突破,确保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最终目标。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继续抓好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肃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在各级干部中大兴勤奋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之风,努力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推动工作开展。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