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结合全省经济园区错位发展模式,海东工业园区坚持按照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统筹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技实力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目前园区产业链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方向日趋明晰,“高、新、轻、优”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海东科技园作为园区中高新科技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临空综合经济园的区位优势、借助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优势、发挥北京中关村的人才技术优势,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确定的领域,结合青海省情,全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兴行业,并辅以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同时,结合一个科技孵化器,打造了“5+1”专、精、特、新的科技产业格局。目前海东科技园已有9家企业入驻,其中青海能高新能源光伏项目、国青博众生物技术项目等5家为生产型建设项目,另外4家入驻孵化器项目。青海三工集团有限公司6000吨/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上海瑞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LED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海东工业园区始终以新能源、新技术为重点,大力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把招商引资和入园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优化园区软硬环境,确保了重点新兴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目前,青海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项目、青海康泰铸锻有限责任公司680MN多功能锻压机组等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21.2亿元,占年计划的35%。新建项目29项,总投资达288.5亿元。
轻优产业发展方向将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比重会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海东工业园区利用特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畜副产品加工产业,将加工产业做精、做优。规划面积432亩的中小企业园拟建设36栋标准化厂房和配套区52.82万平方米,预计2014年能投入运行。届时,将建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协作、产业衔接较为紧密,集示范、集聚、孵化和配套功能一体的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引领带动海东乃至全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标准厂房工程一期工程主体封顶,正在进行砌体施工,预计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