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图形 徐侨唯 制
城乡统筹网讯:9月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但今年,面对将于10月1日起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不少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决定等到10月份再“下叉”。昨日,商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为避免今年的“金九”失色,奔驰、长安马自达、东风标致、上海通用、一汽大众、比亚迪、上汽荣威MG、奇瑞等12家车企,已于近日开始提前实施汽车“三包”,且部分车企宣布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消费者观望情绪浓
市民何女士近日打算买辆车代步,但到不少4S店看过以后,她决定再等一等。昨日,何女士告诉商报记者,下个月汽车“三包”政策就要实施了,她听说在此之前购车的将不能享受“三包”。“反正也不差这一个月,我打算在国庆期间再买。”何女士说。
何女士说的汽车“三包”,是指今年年初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该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按照汽车“三包”的规定,家用汽车保修期限为不低于3年或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三包”(包修、包换、包退)有效期限为不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其中,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前/后桥、车身等7类主要零部件维修更换两次以上,或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突发的严重质量问题,消费者均可退、换车。
“近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客户在看车的时候咨询汽车‘三包’的事。一听说10月1日后购车才能享受‘三包’,大家都决定延后买车。”昨日,我市一家合资品牌汽车经销商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汽车“三包”配套体系尚未完全出台。昨日,商报记者致电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全国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技术专家库要在本月中旬才能建成。届时,“三包”争议处理的技术判定将有专业的咨询队伍。
12车企提前实施“三包”
昨日,商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最近5天,已有至少12家车企宣布提前实施汽车“三包”。其中,合资、进口品牌包括奔驰、长安马自达、广汽三菱、东风裕隆、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自主品牌则包括北汽威旺、比亚迪、上汽荣威MG、奇瑞等。
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上述12家车企中,有7家车企宣布的“三包”政策高于国家标准。
如奔驰销售公司宣布,即日起对奔驰旗下所有车型(包括奔驰、AMG、SMART三大品牌)提前执行“三包”政策,保修期限升级为3年不限里程,保修范围由家用汽车升级到覆盖单位购车及运营车辆;比亚迪则宣布,全系产品保修期升级到4年或10万公里。
为了抢占先机,各大车企还在“三包”上打起了速度牌。“虽然奔驰的‘三包’凭证还有几天才能收到,但我们已经可以实行‘三包’服务了。”商社奔驰销售主管蒋渝告诉商报记者,现在购买奔驰旗下上述车型,可以先享受“三包”服务再补办“三包”凭证,此外,今年3月1日后购车的客户均可补办“三包”凭证,享受“三包”服务。
担心“金九”失色是主因
“车企抢先推出‘三包’,担心‘金九’失色是主要原因。”昨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刚刚过去的七八月份是汽车市场一年中的最低迷的时期,到了9月份,车市开始进入一年中的黄金期,销量开始稳步回升。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车企不会任由观望情绪占领市场。
北京知名独立汽车咨询师张志勇认为,车企纷纷抢跑,与抢夺客户资源有关。“9月份,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开始回升,此时抢先推出汽车‘三包’,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利于防止客户外流,避免本属于自己的客户被其他车企抢走。”张志勇说。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三包”标准过低,也是车企敢于抢先推出“三包”的原因之一。
纵深
汽车“三包”仍有难题待解
昨日,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车企高调宣布提前实施“三包”的背后,仍有一系列待解的难题。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车企就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沟通过。”我市一家大型汽车商贸集团高层表示,汽车“三包”的大部分费用归根结底还需要车企承担,这就涉及到哪些问题车企可以给经销商报账,对于经销商产生的费用,车企会在几日内打款等核心问题。“没有这些细则,‘三包’的执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该高层表示。
“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仍是‘三包’规定没有解决的执行难题。”北京知名独立汽车咨询师张志勇表示。首先是举证难,消费者想维权,就必须证明汽车质量存在问题,而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其次是鉴定难,目前国内缺乏专业的法律承认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第三是索赔难,消费者、厂家和经销商如何建立明确的权责机制,也是需要落实的问题。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