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陕西商洛:商棣工业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

2013-09-04 09:23:03  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李成林 冯丹

城乡统筹网讯 金秋时节,走进丹凤县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挥汗如雨的施工人员,一条条平坦坚实的道路蔓延成网,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厂房拔地而起。据工业加工区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商棣加工区已建设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时,完成陕南移民搬迁330户、公租房建设324套。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正成为商丹循环工业园区之后,以产业发展撬动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一体两翼的又一个增长极,也成为各地客商心目中希望的热土、创业的福地。

科学规划奠基础

加快四大重点区域建设,是丹凤县委、县政府紧抓国家级关天经济区、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建设和丹凤撤县设区等机遇所做的重大决策。在四大重点区域布局中,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是唯一以发展加工业为主的园区。为此,县上准确把握国家重点开发区的潜在优势和发展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高水平管理”的思路,体现一体两翼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要求,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家编制了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按照“一核(工业精深加工区)两轴(312国道、丹南经济新干线)两翼(商洪公路、丹景公路)四节点(镇区、老君、商山、王塬)”的格局规划加工区建设,核心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加工区以工业产业为龙头,积极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循环工业转移落户,重点发展现代材料、高新电子、果酒食品、特色加工、航空旅游等产业,策划工业项目24个,不断促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承载能力,使产业发展与城乡建设统筹共进、经济增长与群众利益协作双赢,使加工区成为商丹循环工业园重要策动区及一体两翼的“产-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健全设施引客商

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地处丹江盆地,地势平坦开阔,区域内312国道、沪陕高速、西合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体系相对发达,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加工区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各种途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使园区建设全面提速。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修建尧柏工业大道、圣源工业大道、丹水建材工业大道、恒大工业大道等产业路30余公里,建成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2座,协助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6.6万平方米。如此规模的工业集中区,企业所需工人从何而来。县上创新思路,积极整合项目、聚集人口,在园区规划陕南移民2000户、保障性住房510套,并建设商铺、门店1500套,配套建设水、电、气、通讯、医院、学校、银行、物流中心、休闲广场、酒店等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产业大军,实现了企业发展、工人就业、城镇发展的互动共赢。

产业支撑求发展

建设工业加工区,核心是企业入区并正常生产。今年以来,县上将入区企业纳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狠抓落地企业的开工、建成企业的投产、投产企业的增产达效。目前,全年确定总投资23亿元的13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恒大包装产业园、华茂牧业20万吨饲料厂厂区,鑫圣源新型保温材料、常兴科技电调通信器件、天元电子高品质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生产线等项目均已完成总进度的80%。凯森工贸核桃系列产品开发、商山丹水公司农产品开发项目、陕西澜宇现代饮品、钾长石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如期推进。其中,尧柏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4.5万千瓦余热发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成为我县首个10亿元产业。总投资6亿元的恒大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投资3亿元,10栋厂房和两条生产线将于8月份建成试产。在十七届西洽会上,加工区共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1.8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5个,总投资8.82亿元,协议项目1个,总投资3.03亿元。深圳兴福利包装、深圳九阳科技、西安中联航空科技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公司将陆续入区,形成了“开发一批、储备一批、报批一批、开工一批”的良性格局。

优化环境得双赢

为保证入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丹凤县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出台《加快四大重点区域建设的决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丹凤县工业强县三年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招商引资项目移交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对入驻加工区的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一律落实县级领导、责任部门等“五个一”包抓责任制,加强沟通解决问题,加快项目推进。二是主动服务企业,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政银企合作,帮助企业申请贷款8000余万元;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申请国家投资共计3660万元;成立城投公司民间融资8000万元。三是建立客商投资审批和企业建设运营中的常态化服务体系,推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实行项目帮办制,采取上门服务、企业座谈、跟踪回访等有效方式,妥善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四是建立健全园区企业保卫网络。成立园区公安科,定期对企业厂区内外进行巡逻,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人和事,保证了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