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四川眉山:东坡“双引擎”引领 兼顾城乡统筹

2013-08-30 09:10:58  来源:眉山日报  作者:Master

城乡统筹网讯 为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和新型农村大变样,东坡区以主导产业为载体整合项目资金,围绕蔬菜、水稻、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继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强力打造产业集聚区和核心区,并结合我市“以农为主,加快农民向现代农业业主转变”等统筹城乡战略,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泡菜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企业带动等措施,眉山泡菜产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四川泡菜的主产区、核心区,占据了四川泡菜产业的“半壁河山”,而东坡区占全市的99.4 %。2012年,东坡区确定了成乐高速公路沿线、中国泡菜城原料基地为重点突破区域。

截至今年7月,东坡区泡菜原料基地面积已扩大到3000多亩,并引进川南、亿天两家企业和翠鲜合作社等业主;泡菜原料基地的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完善,“三网”配套正在有序推进,主参观通道已全面建成通车。全市泡菜加工量9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1.7亿元。预计全年我市将实现泡菜加工量135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东坡区将实现泡菜加工量13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

“合作社于去年4月正式开始建设,目前的蔬菜基地有1560亩,今年上半年预计产值280万元左右。”翠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对合作社的发展很有信心。

为了快速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东坡区经营体制进一步创新,“双引擎”带动主导产业发展。

一个引擎是专业合作社。为了快速发展农民专合组织,该区出台了针对性政策,鼓励、支持、规范专业合作社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2个,创建部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8个、市级5个;合作社连接带动农户达6.6万户,带动面达32.2%。其中,蔬菜专业合作社108个、水稻专业合作社6个、畜牧(种养)专业合作社72个、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26个、特色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64个,有力地支撑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另一个引擎是龙头企业。龙头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该区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吉香居、味聚特、川南、李记、惠通、王家渡、茂华、九升、兴鑫菌业、富牛精米等知名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全区已扶持、培育亿元以上规模企业8家,中国进出口资格企业7家,全国农副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5家,引领带动农户13.5万户,带动面达66%。

推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建设

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来,东坡区按照“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思路,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有机结合,集中启动了沿成乐高速公路和成绵乐城际铁路、省道103线及106线两侧岷江现代农业园区(东坡段,含永丰稻菜园和悦兴蔺稻园)、三江现代农业园、三苏蔬菜园、思蒙稻菜园、白马橙园、广济桃花山、中国泡菜城蔬菜原料种植示范园等8个园区建设。

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展“蔺草—晚稻”、“水稻(水稻制种)—蔬菜”等高效轮作为重点,全面打造粮经复合型、生态高效型、休闲旅游观光型、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园带片、以片促面,全面推进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今年,该区又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泡菜园区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具有眉山特色的“以城为主、统筹城乡,以工为主、统筹城乡,以农为主、统筹城乡,以游为主、统筹城乡”四种模式,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产业工人、农业业主、三产经营者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