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财富》杂志把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公司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公司一起排队,连续进行了20年。2013年财富榜单已经发布,把该榜单多年的数据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企业发展,全球产业变化以及全球经济走向。
全球最大的500家企业连续三年增长。从2008-2012年财富500大公司数据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企业的发展动向。2009年500大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多年未有过的负增长。2010年的营业收入已经比2009年增加了12.7%,利润大幅度增长59.0%。2011年500大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9.4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3.3%,利润1.63万亿美元,同比增加6.7%。500大公司2012年的营业收入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30万亿美元,达到303049亿美元。利润虽然比上年略低,但是也超过1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企业的资产和雇员人数保持连续几年增长。今年榜单显示的2012年500大公司资产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21万亿美元,雇员人数达到近6500万人。
中国应该抓住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根据以往经验,财富世界500大公司连续几年率先增长,意味着全球企业经济和产业经济将走出困境。从企业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并不那么悲观。因此,我们不仅应当考虑如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当前困难,更应该考虑如何迎接全球经济的复苏。
中国企业崛起改变了全球企业格局
2013年财富榜单中国企业数量急剧增加。2013年500大公司榜单中新增加企业一共31家,其中16家来自中国内地。加上这16家企业,中国内地企业在500大企业榜单上一共达到85家,加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企业,中国一共有95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上榜数量不仅大大超过日本(62家),而且与美国企业上榜数量(132家)的距离也大大缩小。新上榜的这16家中国内地公司除两家中央企业外,其他全部是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财富榜单中国企业经营状况相当不错。《财富》杂志的榜单提供了上榜企业五个数据,即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以及雇员人数。中国内地上榜的85家企业在这五个方面,除了企业平均雇员数量明显多于500大公司平均数,其他四个方面的数据中国企业都与500大公司平均数接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内地上榜企业的销售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高于500大企业平均数。中国内地上榜企业销售收益率为5.38%,500大公司平均销售收益率为5.12%。中国内地上榜企业总资产收益率1.33%,500大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1.28%;中国内地上榜企业净资产收益率11.81%,而500大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5%。
应当高度重视中国企业发展存在的隐忧
进入财富全球500大榜单意味着中国企业规模迅速增大。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企业大不等于强。对于企业取得的进步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从大企业数量的迅速发展中看到企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还有待改善。上榜的85家企业中有10家亏损,其中有6家企业进入了全球500大公司亏损最大的50家企业榜单。内地上榜的85家企业中33家企业净利润同比负增长。上榜的钢铁、煤炭多数企业净利润负增长,甚至出现亏损。这些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面临转型和重组的艰巨任务。
其次,我国企业还缺乏全球整合的能力。中国企业发展经历了或将经历“国内公司-国际公司-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四个阶段。不少中国公司已经是国际公司或跨国公司,但是成为全球公司的企业还不多。按照跨国指数超过50%为衡量标准,进入财富500大榜单的中国公司只有吉利和华为两家可以视为源于中国的全球公司。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2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数据,这100家最大的中国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为12.97%,远远低于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67%的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个差距是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做强和做久的根本问题。
第三,中国企业面临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中国内地进入全球500大公司榜单的85家企业中,民营企业还不多,仅有沙钢、吉利、联想、正威、民生、华为和魏桥7家。民营企业是市场化经营的企业。中国企业群体的崛起需要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崛起。中国上榜企业中属于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44家(在香港注册的华润没有计算在内),属于中央管理的金融类企业11家,加上地方管理的国有企业23家,一共有78家国有企业。进入500大榜单的中央和地方的国有企业中有不少已经进入相当充分的市场竞争,例如建筑、建材、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企业。在这些领域经营的国有企业领导人越来越成为具有真正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也有的企业已经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仍然有一些政策保护,如汽车企业。还有不少国有企业处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如上榜的石油、电力、电信、金融行业的一些企业。国有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当占有重要地位,问题在于如何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如果这些改革不能实现,国有企业全球竞争力将难以增强,将难以在全球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在全球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