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银行还是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改变激进的经营模式,避免过强的盈利冲动,在流动性与收益性两方面取得平衡,不能只追求收益,而牺牲流动性。与此同时,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要有数量上的限制,要留有充分的备用资金,满足短期的支付需要,避免过度依赖短存长贷,避免期限错配
“在之前的风险评估中,我们确实对此缺乏准备,现在的处境十分被动,同业业务很紧张。”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人员对记者说。
进入7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已下调至5%以下,1日隔夜拆借利率为4.9%,2日降为3.786%,基本回到了正常水平,但6月“钱荒”依旧让人心有余悸。
需加强流动性管理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钱荒”使银行面临偿付危机,但由于这部分资金与银行整个资产相比,占比并不高,因此影响并不会太大。
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指出,从价格角度看,同业利率上升虽然会影响到银行同业负债成本,但同时也会提高同业资产的收益,因此关键还是看同业业务的利差是否受到明显压缩。部分同业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错配较大的银行,由于长久期的同业资产端收益率调整缓慢,短期负债成本上升会挤压利差,但随着同业利率的下行,这一影响将明显减弱。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也表示,银行的大量资金还是用于中长期的应用,短期的资金周转通常只是几个礼拜,所以哪怕是出现短期的融资成本上升,对整个业绩的影响也不是太大。
不过,奚君羊强调,银行还是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改变激进的经营模式,避免过强的盈利冲动,在流动性与收益性两方面取得平衡,不能只追求收益,而牺牲流动性。与此同时,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要有数量上的限制,要留有充分的备用资金,满足短期的支付需要,避免过度依赖短存长贷,避免期限错配。
“银行应该规定同业资金能够投什么领域,不能投什么领域。”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如买些债券、同业拆借的可以做,但要是买一些券商类的资管产品,尤其是包装过的,买这些产品可能要控制一下量。”
去杠杆化或化解危机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出席2013陆家嘴论坛时透露,银监会正在研究有关同业业务的规范性文件。一旦货币政策收紧,将加速“去杠杆化”的进程,迫使银行大量收缩同业业务和票据融资。
所谓“杠杆化”指的就是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特别是投资银行,杠杆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此次之后,央行会加强同业业务管理,控制同业业务的增长速度和资金投向。商业银行会更加注重同业业务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和利率套利带来的信用传导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做有限的逐步扩张。”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
“银行自身的去杠杆化就是不能以负债的方式来推进业务。对客户来说,银行不能向过度负债的资金需求倾斜。”奚君羊指出,“去杠杆化使银行本身的资金需求有所下降,银行的扩张能力下降,对流动性困境的化解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