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卢氏县委宣传部消息,“实现富裕开放和谐美丽新卢氏的梦想,离不开广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发展的美丽乡村,是我们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卢氏县委书记王战方说。
地处豫陕交界的卢氏县,境内生态良好,山水怡人,森林覆盖率达69.34%,是“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近年来,该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载体,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让城乡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绘蓝图
美丽乡村,从科学规划着眼。“人口向县城、小集镇、新农村集聚,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农村环境整治向美丽乡村目标推进。”站在高起点上,卢氏坚持全域规划。
以美为形,环境整治换新颜
美丽乡村,从清洁家园做起。以创建国家、省、市级生态村为载体,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确保乡乡都有清洁队、村村都有保洁员。出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对整治的重点、标准、责任进行细化和明确,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考评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加大农村植树造林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水北调水源区、杜荆河卫家磨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卫生整治,确保一泓清水北上。2012年底,洛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老灌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杜荆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以居为先,搬出深山天地宽
美丽乡村,从圆梦安居开始。该县把实施搬迁扶贫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按照科学规划、梯次推进、尊重民意、多元投入的要求,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同时,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极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5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先后建成扶贫搬迁点44个,受益3178户、13895人。
以业为基,产业发展促致富
美丽乡村,从培育产业入手。“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做优特色经济,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始终坚定不移。该县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旅游业、特色农业、特色工业三大支柱产业,3.48万户、12.1万人口从中受益,1.5万余户、5.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以文为魂——培育文明新农民
美丽乡村,从提高素质抓起。“口袋富不算富,脑袋富、精神富才是真的富。”正成为广大山区群众的共识。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卢氏县大力推进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绿色生态文明工程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三户一村”、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群众性评选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综合素质,形成“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的浓厚氛围。
目前,全县共确定新农村示范村47个,创建命名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9个,市级生态村44个。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5处,农村电网、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48公里实现村村通,文化大院、连锁超市、垃圾处理系统向农村延伸......
农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农民过上城市生活,城乡界线渐渐模糊,富裕开放和谐美丽新卢氏的梦想愈发清晰可见......朝着目标,加快脚步,37万老区人民在路上。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