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空港园区:破解城镇化“幸福密码”的开始

2013-07-01 15:09:39  来源:渝北日报  作者:杨荟琳 欧云霄

“农转城”后,汪华群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渝北区户籍制度改革写实

城乡统筹网讯:6月10悦来街道的先生申到了新口簿。淡色的上“户别”一由以前的“村居民家庭口”成了“城居民家庭口”。“妥了妥了,下全妥了!”拿着新的城市居民口簿,先生喃喃

“何时我们也能成为城市人!”这是进城务工者过去为之奋斗的梦想。20108月,随着渝北区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渝北区农户翻越藩篱的梦想也变为现实。截至今年414日,渝北区共有90162名村民跳出了“农门”。

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破冰之举

“那个时候看着身边的邻居很多都进城打工,我羡慕得很。”在农村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徐凤美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石船镇石龙村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进城梦”。在徐美凤看来,城里挣钱的机会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条件好,社会福利待遇也优厚……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里,城乡二元化,带来的不单单是户口薄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字面差异,更有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合理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户籍差异,不仅影响社会公平,还会导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不畅,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低,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谈及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时,原市统筹城乡办主任、户籍制度改革办副主任、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曾这样说。

2010815,对于做着“进城梦”的徐美凤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当日,在渝北广场,渝北区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得知这一消息后,徐美凤大清早就从村里赶了过来,了解关于“进城后的农民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在农村原有享受的权力是否能得到继续保留”等问题的答案。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下的破冰之举,渝北区实施这一改革有助于城市与农村人口的良性流动。”启动当年,许多媒体曾这样评价渝北区的户籍制度改革。

“五件衣服”让村里人带着尊严财富进城

一晃快三年了,徐美凤一家人已经办理了转户手续,并在空港工业园区买了住房。

“我们是带着财富和尊严进城的。”徐美凤表示,转户为他们家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由于长年失修,农村的房子早就成了危房。2010年,徐美凤退掉了老家的房屋和宅基地,一下子领到了六万多元的补偿款。用这笔钱给母亲缴纳退地农转城养老保险后,徐美凤还剩两万多元。现在,徐美凤的母亲每月都按时领养老金。“现在,我压力少了不少,这政策是真真正正地在维护我们的利益。”徐美凤说。

“户籍制度改革的初衷不是要剥夺农民的权利,更不是要让农民流离失所、让城市出现贫民窟。政府制定的‘五件衣服’政策,既是对进城农民身份、地位的认同,也是对农民基本权利的切实尊重与保护。”区户改办工作人员邓伟说。

邓伟告诉记者,户籍制度改革不是简单地变更户口登记,关键在于确保转户进城农民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五件衣服”一步到位,同时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三件衣服”暂不取消,将给予三年过渡期,农民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逐步退出。

身份转变后的稳定与可持性发展

6月13早晨430分,汪华群穿戴整齐后就踏上了上班的路。汪华群是一名环卫工人,每天从家到工作地点,步行只需要十多分钟的路程。

不知是否是心理作用,“农转城”以后,汪华群觉得自己走路腰杆都比以前打得更直了。她告诉记者,自己每月基本工资一千多,平时加班和奖金一千多,扣掉缴纳的“五险”,拿到手上的还有两千多,“我们普通百姓,就是希望生活过得稳稳当当。”

落户渝北已有一年的市民张德忠和汪华琼有同样的感觉。他拿出一张工资条说道:“以前是农民工,现在成了正式合同工。每个月的工资条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住房公积金208元、养老保险120元、医保33元……”

工资条背后折射出渝北区户籍改革的实质: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邓伟表示:“‘农民’转‘市民’并不难,难的是在身份背后的‘市民权利和福利权益之变’。”据介绍,每位“新市民”的进城成本包括“新市民”的社保、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对于这方面的投入,渝北区向来都不吝啬。

享受到转户“红利”的不仅仅只有个人,用工单位也有同样的感受。空港环卫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待遇好了、工作地点离家近,现在职工队伍稳定多了,用工荒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